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 是一本十八世紀初的小說,由英國人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於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書的原名可直譯為《關於一名誕生於約克鎮,名叫魯賓遜‧克魯索的水手,因船難而獨活在一個美洲海岸邊、接近奧里諾科河河口的小島長達二十八年的奇妙冒險故事》。書名頗長,卻能簡單清楚交待故事的內容。

故事看似是真實的自傳,其實不然。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其實都是創作出來的。該故事能吸引讀者,是因為它涉及的主題包括人如何在絕境中生存,人生存的意義,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等。故事中有一環節,記述魯濱遜沉思,想到自己的處境。他記下當時自己禍與福的情況,如下表:

禍與害

福與利

我流落荒島,擺脫困境已屬無望

唯我獨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唯我獨存,孤苦伶仃,困苦萬狀。

在全體船員中,我獨免一死;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會救我脫離目前的困境。

我與世隔絕,彷彿是一個隱士,一個流放者。

小島雖荒涼,但我尚有糧食,不至餓死。

我沒有衣服穿。

我地處熱帶,即使有衣服,我也不會穿。

我無法抵禦人類或野獸的襲擊。

在我所流落的孤島上,沒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些猛獸。假如我在非洲沿岸覆舟,那又會怎樣呢?

沒有人與我交談,也沒有人能解救我。

但神奇妙地把破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從船上取下許多有用的東西,讓我終身受用不盡。

 

魯濱遜明白到他當時悲慘的處境,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但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中,也禍福相濟,仍然有令人值得慶幸之處。於是,他心裡立時得到安慰,並積極努力地過每一天的日子。

今天我們絕少會實際上流落在孤島中。然而,正如有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時生活的重擔,不是外人能明白和幫助的,於是,我們便有活在孤島的感覺。在萬般不幸之中,或許我們可以像魯濱遜一樣,把禍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較,必定能渡過黑暗的隧道,重見光明的生天。

 

 

© 2021,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