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三章 耶穌與不同人物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很多時都用了一個關係作連結, 譬如一位男性老師有很多不同的關係交織在他身上, 他是父母眼中的聽教兒子、祖父母的可愛的孫兒、也是對他自己子女無微不至的慈父, 在學校工作上, 他是桃李滿門的老師、是有說有笑關懷備至的教師同事和心得校長讚賞的得力助手。從第三章的內容, 主耶穌都和不同人物拉上不同相遇反應, 也是每人每天需要去應對。

1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 2 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 3 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 4 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 5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6 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會堂在當時猶太人中存有甚麼重要功能?
為甚麼多在安息日的會堂發生?
耶穌問「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是有甚麼意思?
為甚麼法利賽人和希律一黨的人密謀除滅耶穌?

7 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人從加利利跟隨他。 8 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並推羅、西頓的四方來到他那裡。 9 他因為人多,就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著,免得眾人擁擠他。 10 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 11 汙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著說:「你是神的兒子!」 12 耶穌再三地囑咐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
能否把加利利、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推羅、西頓等地點在當時的地圖找出各個位置來?
耶穌在眾人中的吸引地方是甚麼? 可否在經節內容找出來?

13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 14 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15 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16 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 17 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18 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 19 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在之前一段的經文中, 祂有眾多的追隨者, 為何只選立十二個人呢? 他們有甚麼職責和權柄?
馬可怎樣介紹十二位門徒? 有甚麼特別背境?
選召十二位門徒, 數量不算太多, 有何優點?
作為現代信徒, 這段經文給我們甚麼借鏡?

20 耶穌進了一個屋子,眾人又聚集,甚至他連飯也顧不得吃。 21 耶穌的親屬聽見,就出來要拉住他,因為他們說他癲狂了。 22 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 23 耶穌叫他們來,用比喻對他們說:「撒旦怎能趕出撒旦呢? 24 若一國自相紛爭,那國就站立不住; 25 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 26 若撒旦自相攻打紛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 27 沒有人能進壯士家裡搶奪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
為甚麼親屬要找耶穌?
耶穌對文士說祂是被別西卜附著, 有何反應?
引申作為成功的講道, 講員和會眾要有甚麼重要的關係和元素?

28 「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 29 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 30 這話是因為他們說他是被汙鬼附著的。
為何對耶穌說是「被汙鬼附著」, 就是褻瀆聖靈, 永不赦免?

31 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 32 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 33 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34 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35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耶穌反問:「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的用意何在?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帶出甚麼道理? 跟著會有很多人問, 怎樣知道神的旨意呢?

當時主耶穌所面對群眾和宗教領導者和主流派, 會有他們的指定期望, 群眾希望主耶穌為他們的疾病獲得醫冶, 鬼附的得釋放, 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 而宗教領袖不要讓耶穌成為眾人的宗教或信仰領袖, 令他們的原有地位不被動搖。究竟主耶穌怎樣主導祂傳道工作? 祂不會避開宗教領袖的挑戰, 尤其是安息日的觀點, 令我們反思宗教規條設立的根本。 設立十二門徒又給我們知道貼地真實生活的展現、交流和教導, 需要放下、需要雕琢才能成大器, 最重要不是滿足群眾的要求, 而是引導他們遵行神的旨意。

呂代豪博士馬可福音(3) 設立使徒

 

 

© 2022,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