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幫助你:信徒用甚麼態度去迎接新科技

當新科技的來臨,經常都有多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恐懼悲觀型, 他們都會對人工智能新科技非常抗拒, 覺得面對人工智能是一隻怪獸, 不想瞭解和明白, 對未來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第二種無奈接受型, 他們覺得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 舊事物都會逐漸被取替, 但不想接觸新科技, 等待淘汰, 第三種就勇於接受新事物, 因為世界事物不斷轉變, 其實自己身體都不斷改變, 若果新事物帶來新方便, 何妨一試? 第四種謹慎面對新事物, 新科技當然帶來新方便和新機遇, 但也有可能帶來新問題。
作為成熟信徒, 當然要接受新事物, 但亦要小心和有批判, 人工智能可帶來豐富的聖經知識, 但沒有良好學習的態度, 都是表面而不是讓神的話語改變信徒的內心和價值觀, 所以在下面逐點探閱。

信仰和科技之間的關係
在基督教來說, 信仰是相信神並且祂是世界萬物的創造主, 信徒從聖經的啟示獲得直理,並人因犯罪而遠離神的旨意, 但神藉耶穌道成肉身, 信靠祂贖罪的大能並認罪悔改, 就能與神和好, 這是福音又是信仰的主幹, 除此以外, 信仰更是符合神的道德和互愛的要求, 如何行公義好憐憫, 更要與神同行, 是非常重要。
科技是用人的智慧去探索各樣的知識和製造各類科技產品去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 自從工業革命, 生產力不斷提升和進步, 對兩者的關係是怎樣一回事?
可以融合:
例如印刷聖經、有視頻講解聖經內容, 讓更多人學習認識神。
可以對立:
例如進化論與聖經的創造論相反的論述, 另外是基因編輯, 人類希望可以操控生命。
可以互補:
醫療科技可以診斷治療, 而信仰中的愛心部分, 有關懷和照顧作輔助。

信仰和神的關係
在基督教信仰的重要部分是尋求和認識神, 認識祂的屬性, 認識祂的偉大和相比人的渺小, 從而學習跟從祂旨意而行, 透過牧師、傳道、導師、弟兄姊妹和朋友等等建立屬靈的人際關係, 進而和神建立親密的信仰生活。

科技不能取代神和的關係
科技本身只是工具,可能帶給人工作、財富和生活的方便, 機械人的出現當然不能取代父母, 何況人與神的關係, 若果人只追求科技卻忘記神的存在,科技也可算是人的偶像。

結論
人工智能是近期一個科技熱門話題, 可以廣泛應用於日常工作和生活, 它只是一件工具, 當然會影響一些工種,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 有些工種會被取代, 有些新工種會應運而生, 都是社會改變而有更替, 若果適當應用能增加我們工作效率, 就要去學習應用, 但要留心人工智能被壞分子用作行騙和不法之用途, 所以政府要加強立法監管, 才能保障社會各人。
對於教會方面, 人工智能可用於教會行政, 資料收集、文書管理、處理會議紀錄等有應用之處。 對於信徒, 人工智能可能輔助讀經, 但不能代替主日學老師、團契導師、傳道和牧師, 更不能代替神, 人的特點是有情感, 需要與其他人互動, 彼此建立支持, 互愛互助, 身心靈才能有均衡發展, 信徒要活出信仰, 才能影響別人, 榮神益人。

AI如何影響香港未來發展|ChatGPT沙盤推演日後工種|與AI對話

《宣訊》第308期專題:人工智能與教會生態

【教會AI實戰營】超過800人在教會一起滑手機當低頭族 為的是學習AI工具為福音效力-GOOD TV NEWS

AI嘅恐懼係意識形態之戰? 傳媒必然將AI威脅放大? 我哋要點同AI共存? 未來學 ep10

AI釋經就唔屬靈?|神學開箱 Ep36

【時代脈搏講座 23GPT-5 12 項革新與改進 (粵語/中文字幕) 蔡春曦博士主講

我們已進入一個不懂用 AI 會被 AI 摒棄的年代|若不學習使用AI,教會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教會應善用所有工具完成大使命,而非固守傳統|心意更新是信徒應用的關鍵|林以諾博士

從新媒體到 AI , 我們若不迎頭趕上,就會進入「博物館」|疫情爆發後,全球教會迅速轉向新媒體

 

 

 

 

 

 

 

 

 

 

© 2025,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