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所學習是否可以一點一劃的完全搬到日常的生活或在職場上? 往往理論是我們知道, 實際就未能做到, 同樣信徒聽了很多的主日講道, 我們是否完全明白? 是否在關鍵一刻能夠應用出來?
今次第四章的主題是耶穌的比喻, 尤其用比喻去講述神國, 是否真的幫助說明清楚? 馬可福音的撒種比喻, 耶穌講完之後更加以解釋, 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耶穌在福音書用比喻的原因」, 有更多深入比喻的討論。耶穌用比喻講解神國的道理, 是否真的令到當時的人更加清楚明白?
標籤: 陳終道牧師
閱讀聖經 如何讀得好
現在2021年世界華人最通用的中文字聖經和合本, 新舊約全書共66卷書, 1189章, 約93萬字, 其中一冊和合本雙行版約有1500頁的經文, 算起來是一部相當厚的書籍。並且聖經成書的新約最短已距今二千多年, 而舊約則有三千多年, 加上近東的文化背景會加多一層阻隔, 怎樣閱讀聖經才能讀得更快更吸收?
有恆心地一年或三年快速讀整本聖經一次
選擇一個合適讀經計劃, 主要目的是知道聖經每一本書的基本內容, 除了熟悉舊約耶和華神和新約耶穌基督外, 盡量認識主幹人物, 重要事件, 不需要強記小節內容, 遇到不明白的經文, 可以記錄下來, 有待日後查究, 培養良好讀經習慣, 讀完全本聖經一次之後, 循還再讀, 再讀一次又會另外一種感覺。
彼得前書第三章 在苦難中建立關係
「關係」是一個很奇妙的兩字詞語, 醖藏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在本章中也可擴展到神人的交往, 在社會上我們會有人倫的關係, 可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使徒彼得特別說到信徒和非信徒的關係, 尤其是當時地位較低信徒的妻子和地位較高而不信的丈夫, 怎樣踏出第一步, 雖然今天在先進國家, 男女都是相當平權, 但怎樣令先信主的妻子感化改變丈夫成為信徒, 不能單靠理論知識可以做到, 可能要經過漫長日子, 讓不信的一方感受信主後對方的美好改變, 人當然不能一步就做到完美境界, 總要體恤。
更重要說到神人的關係, 因為神會看顧義人, 信徒要有行善受苦的心志, 正如耶穌因我們的罪也受苦, 是信徒都會明白的道理, 彼得用了挪亞和洗禮的例子就有不同的解讀, 當然我們可以去思想和去探索, 但經過很多的討論, 還沒有肯定的結論。
提多書網絡資源
無論是當時初期教會, 以至現在的教會, 都會面對掌權政府、教外社羣和教會信徒, 保羅給我們寶貴的見議, 怎樣選立教會領袖, 面對各樣的挑戰, 信徒要從神話語並藉聖靈的能力, 更新生命, 捨棄舊我生活模式, 在人面前活出好行為, 作好見證, 預備各樣事情, 多結果子。
《讀聖經》粵語系列:提多書 Titus
《讀聖經》普通話系列:提多書 Titus
立於恩典的健全生命——提多書信息(講員:張略)
研讀聖經的態度
信徒當然知道讀聖經的重要性, 網絡和坊間很多時都非常著重讀經的方法, 怎樣選擇聖經版本(尤其英文)適合讀者語文程度, 怎樣一年或三年讀完整本聖經一次, 其實最重要是我們讀聖經的態度這會導向怎樣回應神的話語, 以下分了幾個標題去討論。
聖經是神的話語
16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17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3:16-17, 使徒保羅不單指出聖經是神向人主動啟示, 說明聖經是能教訓、教導並且非常完備, 是我們行事為人生活的標準, 在當中也可以認識神的屬性, 恩慈和公義並行, 我們應該存敬畏的心, 接受祂的話語, 歸正遠離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