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第二章 神照各人所行施行報應

當我們觀察日常生活時, 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多數時候只會看到別人的不是, 而看不到自己問題所在。另外在傳福音都會經常被問的問題, 神怎樣公平審判未曾聽過福音的人? 使徒保羅可能在本章有提和有答, 特別是用他猶太人背景去處理對他們同一族羣面對摩西頒發的律法, 提到摩西五經, 會是他們經常誇口的優越和割禮的禮儀, 夠竟割禮是甚麼意思? 外邦人沒有律法書和猶太人有律法, 神會是怎樣審判? read more

羅馬書第一章 保羅自我介紹和相信福音的大能

保羅未曾到過羅馬探望當地信徒, 所以藉這書信介紹他是基督的僕人, 是傳神福音的使徒, 是神指定福音的特派員, 繼而講論主耶穌基督, 是神的兒子, 按人的出生, 是大衛的子孫, 祂是從死裏復活, 顯出神兒子的大能, 也是福音最重要的部分。
信中流露使徒保羅希望到羅馬, 是要當地的信徒更清楚他們所信, 他更指出不以福音為恥, 是神為世人的救法, 先是猶太人, 然後是外邦人, 福音最重要就是人首先去相信神的義。就算他們未曾認識神, 其實藉着神所創造的大自然和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奇妙關係, 是不能否定神的創造大能。很可惜世人對神的勃逆, 神就讓他們任意忘為, 最終就是自食其果。 read more

羅馬書導讀

羅馬書是一本使徒保羅所寫的一封重要的新約聖約書信, 因為第一章至十一章有很多基本教義論述, 例如福音的大能、神的義、神的審判、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在罪裏、律法和罪的關係、因信稱義、先祖亞當和末後亞當耶稣基督影響的對比、罪與恩典、救贖和盼望等等, 而十二章至十六章則有很多實際信仰生活的論述, 是我們信仰生活的寶鑒, 若果我們能夠跟隨使徒保羅整本羅馬書的思路, 對我們的信仰會更加瞭解。
使徒保羅寫這封信的原因, 是自我介紹給羅馬教會, 他不是創建羅馬教會,
也未曾到訪羅馬, 所以這與保羅的其他書信不同, 不是針對教會出現的問題而寫, 而是把他對舊約的認識和歸信主耶穌後從神而來的領受, 希望把他所信的福音和耶穌的救贖清楚寫在書信中, 當中引用舊約經文超過50次。
例如:
1:17, 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唯義人因信得生。 哈巴谷書 2:4
3:4 , 我向你犯罪,唯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詩篇 51:4
在羅馬書15:20-29, 他有意與羅馬教會交往, 教會有猶太信徒也有外邦人信徒, 他提及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 羅馬書:15-25-26。當中他希望到西班牙宣教, 並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時間可能是使徒行傳20:1-16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尾聲。
可惜西班牙宣教之旅沒有成行, 因為猶太人在保羅進入耶路散冷後捉拿和控告他, 他要上訴到愷撒, 輾轉之間他被帶到羅馬, 在軟禁中有機會和當地信徒交往。 read more

希伯來書網絡資訊

希伯來書是現代信徒讀完而不太明白的書信, 信徒要有舊約經文的知識才會知道作者的思維, 現今信徒有一般的誤解就是新約已經全部取代舊約, 耶穌曾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馬太福音 5:17, 若果我們讀完陳終道牧師在金燈臺的文章「誰成全律法 」就明白耶穌來是應驗舊約的預言。
作者知道當時的猶太人信徒未必完全了解耶穌的身份, 並且他們相信主耶穌很快第二次回來, 所以就用他們熟悉的人物和事物逐一比較, 顯出耶穌比他們所認識更高超和專貴, 現代讀者也能從書信內容貫徹舊約和新約的一致, 缺一不可。在等候的過程作者給他們很多鼓勵, 在逼迫和艱難時刻, 仍能堅持到底。
作者更指出前約是神與以色列立約有瑕疵,是以色列民不恆心守神約的關係, 日子將到神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 是耶穌神的兒子親自用血立的新約, 祂成了神與人立約的中保。
在10章19節之後就是作者給收信人的實際教導和鼓勵, 無論在信心、愛心都要堅持, 特別在11章舉了很多舊約信心的例子, 信心在我們的信仰是非常重要, 當然我們在認知上都知道何謂信心, 但我們是否對神有信心? 就要在艱難或危難才會清楚知道, 不過在漫長信仰長跑, 若果我們真是認定耶穌是我們的救主, 神一定管教好我們, 叫我們順服祂的旨意, 最後書信中包括五個警告, 分別在2:1-4, 3:7-4:13, 6:4-8, 10:26-31, 12:14-29出現, 要提醒信徒信仰之路是要選擇、要面對挑戰和不能放棄, 因為「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希望透過不同牧師的視頻教導, 讓我們更認識從舊約的獻祭到新約用祂寶血所立新約, 讓世人有機會藉耶穌的救贖給各人救恩的機會。 read more

希伯來書第九章 耶穌親用自己寶血作救贖

當我們讀到本章時, 有很多內容都提到血, 現代人覺得血代表血腥和暴力, 當然聖經也不例外, 殺人都會說是「流無辜人血的罪」, 而利未記 17:11說, 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神表示在壇上用血贖罪, 用血作為潔淨之禮成聖潔的意思, 舊約時神與以色列民立約並新約的耶穌也是用血立約。
今天信徒很少機會想像會幕的擺設和功用, 會幕在舊約的字根意思是停留居住, 即神臨在的意思, 因為神是聖潔, 而人有罪不潔, 所以用祭牲的血作潔淨, 暫時滿足神聖潔的要求, 而作者在本章有深入的描述會幕, 還有參考會幕連結視頻供大家瞭解清楚, 能否在觀看視頻之後, 聯想在新約的經文耶穌怎樣應驗會幕的擺設和功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