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江老師退而不休的精神

鄭國江是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著名填詞人, 創作了超過二千首的歌詞, 也獲獎無數。鄭國江老師在電視台工作和填詞是他的兼職, 因為他的正職是一位小學老師, 任教由1965年至1996年時
到55歲便退休, 退休後釋出更多時間學習新事物, 包括寫書法、繪畫、陶瓷和粵曲劇本寫作, 並在2008年籌備和組織兒童粵劇團, 至2023年時已有15年了, 他希望能夠把粵劇藝術文化從兒童開始便培養他們一起成長, 懂得從觀眾角度欣賞粵劇藝術, 可以在文化樹下:我手寫心心寫我的視頻的35:11介紹他對粵劇傳承的理念。
我們未必有鄭老師的創作力和他傳承藝術的心志, 但我們要學習他退而不休的精神, 嘗試學習和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新事物, 例如最新的醫學健康資訊、與我們一起生活的國家文化歷史資訊, 及最後與人拉近溝通的科技資訊, 鄭老師的「阿信的故事主題歌」 其中一句歌詞: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而改變命運就是不斷學習, 適應新生活。 read more

李我 廣播鼻祖風行省港澳

今次所講的人物是李我, 原名李晚景, 較年輕的讀者未必知道是那一位, 他是廣播界的鼻祖, 較譚炳文更早出道, 播音皇帝鍾偉明也拜他為師。我本身沒有印象聽過他的廣播小說, 反而聽過他的太太蕭湘在商台所講的倫理小說, 早於1946年在廣州風行電台首創天空小說, 而大受歡迎, 跟著先後在麗的呼聲、澳門綠邨電台和商業電台擔任不少廣播節目, 及至1975年急流湧退, 結速他的廣播生崖。
李我是第一代的廣播人, 實是廣播奇才, 由編劇、聲演多個角色, 只憑幾十字的大綱就可以講足半個至一個鐘的廣播故事, 每集之間是大有關係, 他會用盡心思在結尾的佈局都會叩人心弦, 聽眾都很想知道日後的劇情發展。
在他廣播出道時, 雖然年紀還不到三十歲, 但他已面對人情冷暖, 世態炎涼, 百感交雜在心頭, 在他少年時, 有機會接觸當時的導演湯曉丹和編劇高手唐滌生, 還有組織劇團, 到處闖蕩, 面對觀眾, 極速濾積不少人生月歷, 可說在社會大染缸打滾, 成為日後廣播劇的題材。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人生故事, 尤其是信了耶穌的信徒前後改變, 我們要預備自己, 好把我們得救見證的故事述說給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 read more

老夫子 普通人物的代表

老夫子漫畫是陪伴香港人成長的漫畫, 上世紀六十年代, 香港兒童沒有太多適合兒童的刋物, 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的人物正是香港一般小人物生活的寫照, 老夫子和大番薯的造型和服式是很特別, 一高一瘦對比一矮一肥, 雙映成趣, 相對秦先生的大眾造型, 更顯得他們是絕配。 通常一個故事是一連串的圖畫加上少許文字而構成, 描述他們好奇、貪心、碰釘、不少心和生活問題的小故事, 每個故事都有標題, 內容是老少咸宜, 風趣生動。 read more

吳昊的香江足跡

今日添了瀏覽類別「想當年香港」, 源自香港73演員劉一帆的「想當年」對白, 主要帶大家懷緬一番, 回顧當年的香港集體回憶, 希望每一次的舊日片段給大家屬靈的深度尋思。

打頭炮是吳昊的香江足跡, 原名吳振邦, 七十年代加入 TVB 做編劇、資料搜集和監製, 作品有狂潮、網中人、萬水千山總是情、儂本多情等。因他對舊事物的探搜和嚮往通俗文化的尋找根源, 不時出現懷舊節目, 分享他多年來搜集的資料, 今次主要用香港電台製作的「文化樹下:吳昊 ・ 風起了」和薰妮的「每當變幻時」, 勾起大家的回憶, 當中有吳昊風趣的一面, 點解我碗麵有一隻烏蠅的不同答案, 又點解死叫「拉柴」, 視頻訪問的人物有他的太太吳黃嘉慧、舒琪(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 )、彭志銘、冼杞然、黎文卓、Yvonne、盧偉力、陳家樂、劉天賜和莊文強。視頻的其中片段包括潮爆香港 2010、集體回憶 七十年代 2002、香港盤旋 1990、薇微語 2009、吳振邦博士(Sir)追思會片段、香港故事 200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