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息中重新得力

在神創造世界的過程中,他用了六日工作,到第七日,便歇工和安息了。神更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在基督教歷史的發展中,這第七日便成為安息日,也是我們的星期日。

神將安息日分別出來,是要叫人在六天工作之後,可得到充份的身心靈休息。不過假如我們要得到安息日的好處,則要有好的預備。你首先要決定的,就是安息日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你可決定以整個主日為安息日,這也是很多信徒的做法。但你也可以考慮參考猶太人的做法,在星期六黃昏開始安息日,在星期日黃昏前結束安息日。 read more

慢活便是快活

當你打開手機的微訊頁,翻到人名單時,可發現各人會以不同的字句,去顯示自已的情況。懶得去思想的朋友,會用微訊所提供的字句,例如是「正忙碌」,「可被聯絡」等。肯花深思的朋友,會引用聖經金句,或自創精警的句子,甚發人深省。在眾多的微訊顯示中,我較為喜歡的一句,是「慢活便是快活」。

寫這話的,是我一位香港的朋友。她是中學老師,又是一名畫家。作為老師,我相信她會整天忙碌,不是應付教學,便是要處理學生的問題。學校所編排的時間表,定會令她疲於奔命。幸好她愛好畫畫,使她能在急促的節奏中,找到喘息的機會,並自然有一段「慢活」的時刻。 read more

從幼稚園所學到的功課

有一位名為 Robert Fulghum 的美國作家,在1986年,寫了一本非常暢銷的書,該書名是 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t in Kindergarten,直譯的意思,就是「我真正需要知道的,我從幼稚園學到了」。這本書給我們一個嶄新的角度,使我們能從簡單的事物,領略到人生重要的道理。

假如我們未有讀過中學和大學,起碼我們應該讀過幼稚園。Fulghum 提出,在幼稚園裡,其實已定下一些很好的規條,讓幼兒可以學習怎樣做人,怎樣與人相處,一生實用。讓我舉出他在書中所提出的一些人與人相處的例子。 read more

整理自己的家

我想任何人都希望能在整理過的家中,舒適愉快地生活。不過,我認識很多人,家裡卻雜亂無章,十年沒有用過的東西,仍然是堆積如山。

大多數人都有個想法,做人總要節儉,留下的東西,或許有一天會用得著吧。但這個想法,有兩個毛病。第一,在經濟角度而言,這是不划算的。假設你以一百萬元買下一間有三個房子的公寓,卻有一個房間,完全堆滿數年也不會用的雜物,弄到連開門也有困難,你就等於買下一間只有兩個房子的公寓。三房子和兩房子的差價算是十五萬,你裡面放的東西,總不會值十五萬吧?第二個毛病,推積雜物,就是推積塵埃,對健康也完全沒有好處。 read more

當你感到疲乏時

疲乏是一個我們常會遇到的情況。

有些疲乏的情況是較容易解決的。發燒感冒會令人疲乏,那就最好甚麼也不做,休個息,食個藥,身體自然會慢慢復原。假如因為工作過勞,身體感到不能支撐下去,那就最好取一段假期,離開忙碌的環境,過幾天休閒寫意的生活,疲乏的感覺,也會消失。

但有些令人疲乏的情況,則不是休息就可以解決的。當我們希望某些事情有所改變,但過了三年五年,事情仍沒有好轉,那種壓力,都可以令人身心靈乏力,使人帶著一種無奈的心境過活。未有解決的家人之間的衝突,長年歲月持續下去,也會令人感到沮喪和乏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