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車是香港島的標誌也是很多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例如120號香港電車最古舊的車系, 上層木框的藤椅, 在大熱天時, 坐下也覺非常通爽, 在天寒地凍的時候, 舊時站在車尾右邊的電阻箱附近,不時發出需要的溫暖。有一些香港流行通俗語從電車衍生而來的專有名詞:「搭叮叮」、老咗額頭就有「電車軌」。雖然電車仍然是香港島的主要公共交通公具, 但有很多事物都改變了, 一些年輕讀者未必知道當中電車在時代演變的過程。自小就住在堅尼地城電車總站附近, 經常聽到電車轉彎由電車底部鐵輪和路軌產生的尖叫聲, 並且中學時期在西營盤是讀全日制學校, 經常一天四次乘搭電車, 中學初期還要購買車票, 每當遇到四個好冧巴, 都會保存下來, 但不知不覺就完全消失了。
兒時媽媽帶我乘坐三等的下層, 是在後門上落, 一來較平, 二來不用上落樓梯, 沒有機會見到電車司機怎樣駕駛電車, 每當電車往堅尼地城會直去而往屈地街會轉右, 有個想不通的問題, 是否用電車車頭中間的鐵輪作轉向? 答案當然不是! 後來才發覺是有員工在街上的小屋箱裏用人手操作, 現在卻是全自動電子化。
乘搭電車的經歷也會和信徒信仰經歷相近, 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全長若13公里, 有不同的分岔路, 像我兒時不知道轉軌怎樣操作, 也可以去到目的地, 而慕道者和初信者也是一樣, 不會完全明白聖經書卷所有章節的內容和神所有的作為, 但只需要認定聖經是神的話語和倚靠耶穌救贖的信心, 就好像需要確定目的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等候正確的電車上車, 電車沿著路軌就會去到目的地。
在懷愐香港電車, 有很多美麗的回憶, 例如東行堅尼地城山市街之後到石塘阻之前的海傍, 距離海邊只是一架貨車位, 早上時候躉船和貨車會在沿岸起卸貨物, 此情此景都不在, 因為沿途已填海作其他用途, 雖然堅尼地城至筲箕灣電車路線沒有重大變化, 但沿途的建築物和地標也隨著時代而改變, 所以每次返港搭電車都有一番新體驗, 下面就列出一些電車重要時間軸:
1904年開始在香港島運行
1965年投入單層拖卡
1972年取消頭等和三等而劃一收費
1976年開始下車付車費並且不設找續
1982年淘汰單層拖卡而只有車長一人控制
1992年取消轉軌人手操作而全自動化
請問單層拖卡票價是頭等價錢還是三等價錢?
更多電車的資料可以參考下面的網址和視頻。
標籤: 堅尼地城
串思香港地方 夢幻之旅
堅尼地城是我成長的地方, 由出世至移民澳洲, 有好多個年頭, 兒時因有焚化爐和屠房的焚燒不宜食用的豬牛, 經常會有難聞的風味傳出, 鄰近還有雞鴨欄和菜欄, 大清早前就非常繁忙, 這裏的工作主要都是出賣勞力的基層人士, 當時都是民風淳樸簡單的社區, 隨著聯邦私人大廈和觀龍樓的落成, 人口便激增起來, 社區設施非常不足, 要有寧靜和較清新的空氣, 非要上摩星嶺不可, 也是晨運人士的好去處, 每逢回港度假都會重回堅尼地城故地一遊, 懷緬一番。這十多年來, 居住環境已改善很多, 有卑路乍灣公園和隔鄰的游泳池,並且現在有少段海傍可以作漫步, 除了祥香茶餐廳還存在之外, 其他以前的商鋪再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