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今日信徒的信仰通病:滿有恩典的神對信徒是無太大要求

一般信徒的理念, 主耶穌為世人而釘死在十字架, 凡相信祂的都得救贖, 而救恩不是可以賺得, 是神白白的恩典, 就覺得單相信主耶穌就夠了, 真正聖經的教導又如何?

17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18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19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20 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馬太福音 5:17-20
耶穌所講的律法和先知, 就是指舊約聖經, 更是以賽亞書很多內容所預言的彌賽亞, 雖然現在有新約聖經, 像耶穌所講, 舊約仍然對信徒很重要, 這段經文還要求信徒有發自內心的義, 不是故意表面虛假的做作, 才能進到天國。 read more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 主再來之前的亂象

「主再來」這個題目很多信徒都沒有太清晰的教導,但有很多異端宗教人士,混水摸魚從中取利,而不信耶穌和不法的人,故意傳播虛假混亂的消息,把真理顛倒黑白,做破壞工作,讓人不能接受神的恩典而得救。
今次就要仔細觀察使徒保羅怎樣說明主再來的真理和當時所出現的錯誤說法,作為今天的信徒,我們要清楚知道主再來的真理教導,才會能夠分辨真假道理。

1 弟兄們,論到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和我們到他那裡聚集, 2 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 3 人不拘用什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 4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 5 我還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曾把這些事告訴你們,你們不記得嗎? 6 現在你們也知道那攔阻他的是什麼,是叫他到了的時候才可以顯露。 7 因為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的,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 8 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 9 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旦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 10 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 11 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 12 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
「主耶穌基督降臨」和「主的日子」, 能否在其他新舊聖經找到相關的經文?
列出使徒保羅指出主耶穌再來之前將會發生的各項事情?
「有一個攔阻的」 「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怎樣理解當中的攔阻? read more

睇完都唔明的聖經比喻

今次就討論不義管家的比喻, 為何不義管家太難明白? 若果知道他不義而換來主人的責備就會容易理解和合理化, 但是主人卻稱讚他, 這就摸不著頭腦。
以下是這個比喻不明白之處:
財主知道管家有問題, 為甚麼不是立刻辭退管家?
管家可以在離職之前改寫欠單是否合情合理?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 是不是主人錢太多?
信徒怎樣學習?

在此把有關的經文列在下面:
1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 2 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做我的管家。』 3 那管家心裡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做管家,我將來做什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 4 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做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裡去。』 5 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地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 6 他說:『一百簍油。』管家說:『拿你的帳,快坐下寫五十。』 7 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帳,寫八十。』 8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9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11 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 12 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13 「一個僕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
14 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 15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神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 16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17 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路加福音 16:1-14 read more

聖經中耶穌比喻點睇

有一個問題經常會問「為何耶穌用比喻」? 多數的答案就是用比喻的原因是採用當時群眾熟悉的日常例子, 令他們更容易表達耶穌所的意思, 尤其是天國的概念, 除了主耶穌, 沒有人有親身的感覺和經歷, 可能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今次會用馬太福音有關「比喻」描述「天國」作討論去探討耶穌用比喻的原因。

簡單來說天國就是神管治的國度, 馬太福音3:2最早講述「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 馬太福音4:17當耶穌召集門徒也重用相同一句, 在馬太福音以後的四章到十一章都提及天國, 在馬太福音十三章所講到就是開展天國的奧秘, 也用了不同的比喻去連結。 read more

羅馬書網絡資源

羅馬書不單是一本認識基本信仰教義的保羅書信, 從信中更清楚認識何謂「因信稱義」和「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的道理, 很可惜很多人只知信徒不是要有甚麼貢獻才能得救, 只要認耶穌為主就得救, 當然從保羅的講述是完全正確, 但是就沒有再講論清楚其餘篇幅, 信徒從罪中藉主耶穌的救贖得釋放後, 應該把神的恩典成為改變像主耶穌的動力, 更要知道12至16章正是使徒保羅勉勵羅馬教會信徒要獻上自己, 成為主的用人, 不是在囗唇邊的說話, 是口說心服的聽主差遣, 每天過著真實的信仰生活。
雖然使徒保羅在傳道方面經歷不同的困難, 他說我不以福音為恥, 因為他深信「福音」會給人改變, 不只人能聽到福音, 並且更能感受福音的大能。
所以這封書信是他自我介紹給羅馬教會, 信中的一切內容是他所領受、所相信、所經歷, 希望收信人得到屬靈的寶貴知識, 盼望日後計劃到西班牙宣教時得到羅馬教會的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