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

以斯拉記第八章 克苦己心第二批回歸的預備

今次第二批回歸的猶大人是由以斯拉帶領, 他是祭司又是熟悉律例典章的文士, 今次回歸的人數若一千五百男丁與第一次相比差不多有總數五萬的數字, 實在相差很大, 當我們仔細翻閱本章經文時, 看出以斯拉每事都一絲不苟, 實在讓我們從中多多向他學習。

1 當亞達薛西王年間,同我從巴比倫上來的人,他們的族長和他們的家譜記在下面: 2 屬非尼哈的子孫有革順;屬以他瑪的子孫有但以理;屬大衛的子孫有哈突; 3 屬巴錄的後裔,就是示迦尼的子孫,有撒迦利亞,同著他按家譜計算,男丁一百五十人; 4 屬巴哈摩押的子孫有西拉希雅的兒子以利約乃,同著他有男丁二百; 5 屬示迦尼的子孫有雅哈悉的兒子,同著他有男丁三百; 6 屬亞丁的子孫有約拿單的兒子以別,同著他有男丁五十; 7 屬以攔的子孫有亞他利雅的兒子耶篩亞,同著他有男丁七十; 8 屬示法提雅的子孫有米迦勒的兒子西巴第雅,同著他有男丁八十; 9 屬約押的子孫有耶歇的兒子俄巴底亞,同著他有男丁二百一十八; 10 屬示羅密的子孫有約細斐的兒子,同著他有男丁一百六十; 11 屬比拜的子孫有比拜的兒子撒迦利亞,同著他有男丁二十八; 12 屬押甲的子孫有哈加坦的兒子約哈難,同著他有男丁一百一十; 13 屬亞多尼干的子孫,就是末尾的,他們的名字是以利法列、耶利、示瑪雅,同著他們有男丁六十; 14 屬比革瓦伊的子孫有烏太和撒布,同著他們有男丁七十。
15 我招聚這些人在流入亞哈瓦的河邊,我們在那裡住了三日。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見沒有利未人在那裡, 16 就召首領以利以謝、亞列、示瑪雅、以利拿單、雅立、以利拿單、拿單、撒迦利亞、米書蘭,又召教習約雅立和以利拿單。 17 我打發他們往迦西斐雅地方去見那裡的首領易多,又告訴他們當向易多和他的弟兄尼提寧說什麼話,叫他們為我們神的殿帶使用的人來。 18 蒙我們神施恩的手幫助我們,他們在以色列的曾孫、利未的孫子、抹利的後裔中帶一個通達人來,還有示利比和他的眾子與弟兄共一十八人。 19 又有哈沙比雅,同著他有米拉利的子孫耶篩亞並他的眾子和弟兄,共二十人。 20 從前大衛和眾首領派尼提寧服侍利未人,現在從這尼提寧中也帶了二百二十人來,都是按名指定的。
[註] 我們所熟悉的名字如: 但以理、撒迦利亞、約拿單在這裏只是姓名相同。
以斯拉在查點第二批回歸人時, 有何發現? 他作了甚麼回應?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十一章 耶穌是和平之君

本章的內容是一段非常難明的經文, 當中關係著以色列的歷史背景, 神與以色列的關係, 在本章的發展過程, 見到神奇妙的預備和群眾看見耶穌坐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非常哄動, 可謂群情洶湧, 他們齊來歡迎耶穌, 背後動機是代表甚麼?
翌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冷, 途經一棵無花果樹, 因只見樹葉而找不到果子, 耶穌就咒詛這棵樹, 耶穌的做法是否合乎常理? 繼續耶穌進入聖殿, 幹了甚麼事情, 惹動一班祭司長和文士合謀想除掉祂。
再翌日門徒看見被咒詛的無花果樹已枯乾了, 彼得想問過究竟, 耶穌的回答在我們的理解實在摸不著頭腦, 內裏有甚麼涵義?
最後祭司長、文士、並長老和耶穌相遇, 他們問耶穌是靠著甚麼權柄作這番事? 看看耶穌怎樣回答他們?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十章 耶穌說明進入天國的代價和賞賜

雖然本章由不同的故事組成, 但細看之下也有互相關連的地方, 耶穌和門徒最初與群眾接觸的地方是位置較北的加利利沿岸的城市, 本章開始時, 他們南下 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 照常教訓群眾, 有法利賽人前來問耶穌休妻的問題, 在當時來說, 也有不同的看法, 這次前來把這議題問耶穌, 究竟原因何在? 第二就是門徒責備那些人帶著小孩, 叫耶穌為孩子們祝福, 這會帶出甚麼思考呢? 第三就是本章的標題, 跟從主耶穌, 進入天國, 是否要付代價? 有人說耶穌已為我們在十字架上付上沉重的代價, 我們不需要做甚麼, 是神白白的恩典給我們, 這個說法是否完全正確? 第四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要求在耶穌得榮耀時, 可以坐在耶穌的左右, 其餘十位門徒得知他們的想法, 惱怒對他們十分不滿, 最後就是耶穌在耶利哥醫好討飯的瞎子, 這會給我們甚麼反思?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八章 耶穌真正的身份

有很多電影的劇情把主角原本真正的身份隱藏, 例如公司大老闆扮做一位基層職員去親身體驗小職員的日常員工運作, 編劇會有無限的創作去編寫劇本和故事流程。事實上作者馬可在本章之前沒有清楚說明耶穌真正的身份, 他只是一步又一步把耶穌在地上所作的去展現出來。要知道耶穌身份的重要性, 就好像飛機師、搭棚師傅或外科醫生, 他們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操練和專業認可才能控制駕駛飛機、安全撘建或拆除棚架或為病人做外科手病根治和改善病情, 都是非常重要, 所以認識主耶穌的身份, 對我們各人也帶非常重要的信息。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七章 耶穌看透宗教領袖表面的虛偽及外邦人心底單純的請求

當我們看見法利賽人和文士並耶穌和門徒一起出現時, 都會產生不同的爭論, 今次是他們指摘耶穌的門徒在進食之前沒有先行古人遺傳潔淨之禮, 看來不單是耶穌的一舉一動被監視, 連祂的門徒也不放過, 更要看看耶穌怎樣拆解當中的爭議。在推羅、西頓的境內有一位屬敘利非尼基族的婦人要求耶穌為女兒趕出污鬼, 更在回程到加利利海時遇見有人帶着耳聾舌結的人懇求而得醫治, 眾人都分外稀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