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十五章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

十字架在現代人來說, 是信徒經常戴上的十字架項鍊, 是基督教的標誌, 在教會經常找到的裝飾, 若果有機會看到東正教或天主教堂, 通常看到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 就是當時的處死犯人的刑具, 究竟主耶穌所犯何罪? 祂如何在彼拉多前的案件審理都會在本章上出現, 當彼得說出耶穌是基督後, 耶穌告知他們將會受苦、被殺和復活, 彼得阻止耶穌,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馬可福音8:34, 今天的信徒要思考這句話在你信仰生命的意義。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十章 耶穌說明進入天國的代價和賞賜

雖然本章由不同的故事組成, 但細看之下也有互相關連的地方, 耶穌和門徒最初與群眾接觸的地方是位置較北的加利利沿岸的城市, 本章開始時, 他們南下 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 照常教訓群眾, 有法利賽人前來問耶穌休妻的問題, 在當時來說, 也有不同的看法, 這次前來把這議題問耶穌, 究竟原因何在? 第二就是門徒責備那些人帶著小孩, 叫耶穌為孩子們祝福, 這會帶出甚麼思考呢? 第三就是本章的標題, 跟從主耶穌, 進入天國, 是否要付代價? 有人說耶穌已為我們在十字架上付上沉重的代價, 我們不需要做甚麼, 是神白白的恩典給我們, 這個說法是否完全正確? 第四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要求在耶穌得榮耀時, 可以坐在耶穌的左右, 其餘十位門徒得知他們的想法, 惱怒對他們十分不滿, 最後就是耶穌在耶利哥醫好討飯的瞎子, 這會給我們甚麼反思? read more

馬可福音第一章 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馬可福音一開始就說出這福音書成書目的, 是宣布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單在頭一章, 記錄了很多事情的發生和人物出現的交代和發生地點, 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雖然簡短, 已帶出耶穌基督的福音前奏, 讓讀者更有興趣繼續探究神的兒子 、耶穌、基督和福音的關係。

1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2 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記著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 3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4 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5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 6 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 7 他傳道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的。 8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福音或好消息可否在舊約找得到?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你能否找到以賽亞書章和節的出處?
請講述悔改的重要性, 怎樣和福音拉上關係?
施洗約翰的裝束與舊約哪一位相似?
水的施洗和聖靈施洗有甚麼分別? read more

彼得後書第二章 提防假教師假師傅

當你初信主耶穌的一刻時, 會是一張白紙, 怎樣成為一幅美麗的圖畫, 是要加上不同的顏色, 一班一同成長的信徒, 會添加一些初步構圖, 最重要就是有一位導師指導你怎樣成長、怎樣面對問題和怎樣過著在神旨意下生活的信徒。在現今的世代你會很難找到一位真正完美的導師, 在聖經中可稱為教師或師傅, 他們也可以用先知的身份出現, 若果他們魚目混珠, 立心不良, 貪圖私利, 對初信信徒影響深遠, 彼得後書第二章就是要揭開他們的真面目和真實目的, 也是讓今天的信徒提高警覺。 read more

彼得後書第一章 操練長進成長 竭力追求真道

當我們以為信了主耶穌, 就已經完成目標, 大功告成? 若果我翻開彼得後書第一章時, 便知道這是信仰的起點, 神明確的應許賜給我們, 我們需要做甚麼事情去迎接神給我們的恩典和從罪釋放得自由。在此就用一個比喻去說明:『神對我們說會賜足夠雨水可以足夠作飲用。』但盛水器滿了沙石, 盛水器只能有一小杯水的容量, 之後水就滿溢而溜走, 只能每次飲用到一杯子的水。 小杯容量就是我們對神的信心, 沙石是我們不信、懷疑、懶惰、不認識神、沒有節制、缺少忍耐和缺乏愛心, 並且還有盈餘世上的情慾。使徒彼得教導我們除去內心沙石的屬靈操練, 把心中的沙石移掉, 盛載更多從神而來的福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