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在創世記17:19首次出現,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做他後裔永遠的約。 在創世記35:28-29 記述他地上最後一刻, 以撒共活了一百八十歲。以撒年紀老邁,日子滿足,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那裡。他兩個兒子以掃、雅各把他埋葬了。 但記他的事蹟不是19章經節所有的內容, 主要在創世記25章下半部至28章上半部。他不是像父親亞伯拉罕的先行者, 長途跋涉到迦南地作先驅, 也不像他兒子多處漂泊, 面對不同的考驗, 致於以散, 雖然他的名字出現在聖經經文很多次, 可能都會視他為大配角。
標籤: 利百加
舊約創世記人物選讀: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是舊約一位極重要人物, 他原名叫亞伯蘭, 意思是崇高的父, 從創世記11章後段便開始出現, 他被稱為信心之父, 他對神的信心當然是肯定, 而他很多不同的經歷, 叫我們現代信徒可以學習, 但他一生並不是完美無瑕、一帆風順、也遇到不同波折, 更是不少人的寫照, 怎樣能得到神的祝福而不是面對神的詛咒和懲罰。
亞伯拉罕原名是亞伯蘭, 住在迦勒底的吾珥, 父親他拉生了他和他的兄弟拿鶴和哈蘭, 而哈蘭卻在本地早死, 31 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 32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 創世記 11:31-32, 可是從父親失落無奈的人生開始, 創世記12章耶和華便呼召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去, 神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 , 他從哈蘭出發時75歲直到創世記25章寫上他175歲壽終, 一共跨越14章的篇幅, 由哈蘭到迦南地約四百公里, 甚至再南下埃及更遠的路程, 前後共經過一百年的歲月。
利百加的人生旅程
很多人都同意,人生就是一場旅程 (Life is a journey) 。以旅程來形容人生是非常貼切的,它表示我們會有一個目標,一個理想,而我們會努力前行,希望我們有一天能達到目標。當然,我們也知道有些人選擇旅程是沒有目標的,他們四處流浪,不決定下一站要往那裡去,隨心所欲,想到要留便留,想到要走便走。不過這類人顯然是少數,而且真正套用在現實生活上,可謂少之又少。又有誰會對明天不存任何計畫或期望,活得一天便一天呢?
社會中的勞動者
杜米埃(Honore Daumier, 1808-1879) 是法國十九世紀出色的畫家,他出生於玻璃工人家庭,一生貧困,卻自學成才,後來成為繪畫現實主義派一大師。基於他成長的背景,他選擇繪畫的主題,大部分都是與基層人士有關的。
杜米埃曾畫了一幅畫,名為《三等車廂》。要知道當時火車仍是新產品,但火車的座位設計,卻充份揭示了法國社會的等級制。坐在三等車廂裡面的人,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居民。畫中突出了坐在前排的三個人物,中間是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家,他定睛仰望,好像是問:「生活如此艱難,我怎樣捱下去呢?」坐在他左右的兩個人,一個是帶嬰兒的母親,一個是疲乏到必須要打瞌睡的老婦人。他們所穿著的,當然不是甚麼法國名牌,而是最樸素的衣服,料子也不見有甚麼特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