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到恩典和罪的關係, 本章繼續深究罪的問題, 但今次是罪和律法之間的關係。很多文章把「罪」的定義為「箭未達紅心」, 這可在律法頒發前後都適用, 而今次討論的罪是在摩西五經以色列所接受的律法, 在約翰壹書中,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3:4, 並說明「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 」1:8, 律法本身是好的,但卻叫人在知道律例典章後, 更容易有機會去犯罪, 信主後的信徒也可能跌落罪中, 使徒保羅就用了丈夫和妻子在生是有結婚律法的關係作比喻, 若果其中一方死後(例子丈夫死亡), 妻子就不在結婚律法的管束, 同樣若果信徒向罪死, 也會有相同的意義, 究竟他想表達甚麼意念?
標籤: 郭文池牧師
提摩太後書第一章 為福音要預備受苦
對最初接觸福音的慕道者, 福音是大喜的好消息, 應該是大大慶祝, 為何使徒保羅就大膽說明他為福音受苦, 但也不因為恥, 這是福音傳講的阻撓? 還是福音大能的催化劑?
為甚麼說到受苦呢? 他正因為福音的緣故而囚在監牢中, 寫這封信給提摩太是要鼓勵他, 也希望着他在臨終前能到羅馬見自己最後一面, 雖然書信內容比較個人化, 但在當中有很多真摯屬靈教導, 可以獲得真理和值得我們學習。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耶穌的敵人
我們都會聽過「關公也有對頭人 ,曹操也有知心友」 , 耶穌是神的兒子, 又是完美無罪, 是否是到處受歡迎, 沒有對頭人和敵人, 當主耶穌行出公義和說出公義說話, 忠言多是逆耳, 也會有一班人的社會地位和利益受到損害, 這正是第一段耶穌當時作比喻發出的警告。
敵人都是在不同形式下顯現出來, 例如在較早之前, 針對沒有跟從法利賽派的一貫做法, 就是攻擊耶穌門徒在用膳進食之前, 沒有行潔淨之禮, 另外就是像今次向耶穌間有關交稅的問題, 在答案之中, 可以加害耶穌。另外又有一類像撒都該人, 他們對復活的不信, 最通常就是像文士這一類的人, 他們的信仰會建立公眾面前, 他們是喜愛坐在高位, 喜歡受人讚賞, 最後還有使徒約翰所說的敵基督, 可以查閱約翰壹書, 言歸正傳今次看看不同人怎樣成為主耶穌的敵人?
馬可福音第十一章 耶穌是和平之君
本章的內容是一段非常難明的經文, 當中關係著以色列的歷史背景, 神與以色列的關係, 在本章的發展過程, 見到神奇妙的預備和群眾看見耶穌坐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非常哄動, 可謂群情洶湧, 他們齊來歡迎耶穌, 背後動機是代表甚麼?
翌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冷, 途經一棵無花果樹, 因只見樹葉而找不到果子, 耶穌就咒詛這棵樹, 耶穌的做法是否合乎常理? 繼續耶穌進入聖殿, 幹了甚麼事情, 惹動一班祭司長和文士合謀想除掉祂。
再翌日門徒看見被咒詛的無花果樹已枯乾了, 彼得想問過究竟, 耶穌的回答在我們的理解實在摸不著頭腦, 內裏有甚麼涵義?
最後祭司長、文士、並長老和耶穌相遇, 他們問耶穌是靠著甚麼權柄作這番事? 看看耶穌怎樣回答他們?
馬可福音第十章 耶穌說明進入天國的代價和賞賜
雖然本章由不同的故事組成, 但細看之下也有互相關連的地方, 耶穌和門徒最初與群眾接觸的地方是位置較北的加利利沿岸的城市, 本章開始時, 他們南下 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 照常教訓群眾, 有法利賽人前來問耶穌休妻的問題, 在當時來說, 也有不同的看法, 這次前來把這議題問耶穌, 究竟原因何在? 第二就是門徒責備那些人帶著小孩, 叫耶穌為孩子們祝福, 這會帶出甚麼思考呢? 第三就是本章的標題, 跟從主耶穌, 進入天國, 是否要付代價? 有人說耶穌已為我們在十字架上付上沉重的代價, 我們不需要做甚麼, 是神白白的恩典給我們, 這個說法是否完全正確? 第四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要求在耶穌得榮耀時, 可以坐在耶穌的左右, 其餘十位門徒得知他們的想法, 惱怒對他們十分不滿, 最後就是耶穌在耶利哥醫好討飯的瞎子, 這會給我們甚麼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