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盪的世代怎樣實踐信仰

從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引發一連經濟和社會問題, 社會動盪, 對於基督信徒怎樣面對週圍發生的事情, 在艱難環境下怎樣實踐信仰, 首先在聖經找出一些例子, 給我們作參考之用, 以便我們好好學習和實踐。

挪亞在洪水後是幸存者
挪亞一家八囗在洪水之後是唯一生還人口, 他們生存是否全是幸運呢? 當然不是, 他們聽取神的命令, 要建造一隻方舟, 在當時來計是龐然大物, 工程何等浩大, 在洪水退卻後, 挪亞就首先築壇獻上燔祭。
挪亞經歷讓我們學習聽從神話語的重要, 一定要身體力行, 在神保守時, 應存謙卑和感恩的心。 read more

不要為明天憂慮

在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或許你想盼望完成一個學位;又或許你想儲足夠的錢,讓你能支付買樓的首期;又或許你想結交異性,盼能建立到一個家庭。這些事情,都不會是短期內就能發生的。

其實人生極少事情,會在下一個月或是下一季看到結果,更不用說,就在今天晚上,所期盼的會出現。

有時情況會發展到一個地步,我們所盼望的,好像已成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於是我們會心情低落,極不愉快,甚至產生憂鬱。情況沒有按自己的理想發生,我們當然也會露出怨氣。不過我們要知道,無論是憂鬱或動怒,都不會改變事情,自己卻已坐立不安了。其實有一個處理的方法是會比較有效的。 read more

疫情下牧養的挑戰

信仰是信徒每天要問自己的問題, 我信的是甚麼? 要付甚麼代價? 牧養是誰的責任? 是否在疫情下或任何逼迫下, 我對主耶穌關係仍然堅信不移, 沒有一絲影響? 相信很多信徒都沒有思想這些問題, 從二零二零年的疫情逼使教會、教牧同工、 信徒在面對挑戰怎樣落實信徒的信仰? 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記得主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然後說:「你餵養我的羊。」, 彼得在聖經給我們一個好例子, 作為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1我這做長老、做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做長老的人: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樣。 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彼得前書5:1-4 read more

疫思翌有?

今次會用醫學、細菌和病毒角度深討疫症, 當然在2020年城中熱話便是2019冠狀病毒病。首先要講明細菌和病毒是兩類不樣的東西, 最大分別, 細菌是生物可以自己獨立繁衍, 而病毒是介乎生物和非生物之間, 病毒本身不能自我繁植複製, 一定要依附在宿主, 利用宿主的資源複製自己。

常見細菌引發的疾病
肺炎鏈球菌: 肺炎、中耳炎、腦膜炎、菌血症和敗血病
沙門氏菌: 食物中毒引發腹瀉,發燒,嘔吐與腹痛 read more

凡事謝恩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凡事謝恩不是一個容易學習的功課。事情順利時,要數算主的恩,不會太難。但當事不如意,一波不停一波又起時,要感恩,不是每人都能做到。我聽過一個基督徒,為著要實踐凡事謝恩這個功課,為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就是無論發生甚麼事,都要找出五個理由去感恩。

有一天,這個基督徒回家時,發覺家裡的物件全被翻過,很明顯,必定有小偷光顧過他家。晚上,他禱告時,他向神提出五個感恩的理由。第一,他的損失的財物不大。第二,小偷只是偷錢,沒有搬走家裡其它的東西。第三,他還有工作,失去的可以找回。第四,家人全部安全。第五 (也是我最喜歡的) ,是那人去偷東西,不是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