硏讀羅馬書的重要性

當我們打開聖經新約部分, 在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之後, 第一本書信就是使徒保羅所寫的羅馬書, 為甚麼這本書會放在眾書信的頭一位? 原因不是它最早成書, 有可能是新約書信最長的一封, 全書共有十六章, 最有可能是書信中最重要的一封, 全書引用舊約經文超過五十次, 有很多重要基本教義都是集中在本書的討論內容, 例子如下:
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以神相和。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
若果我們明白人有罪, 虧缺了神的榮耀, 神是公義但有恩典, 藉主耶穌因信稱義的道理, 成為得救的唯一救法, 就知道福音的奇妙, 夠竟因信稱義是甚麼道理? 簡單來說, 只要相信耶穌為自己的罪代贖, 再跟從耶穌, 神就算他為義, 不會和神為敵, 全是神的恩典, 不是人的功勞可以完成, 當讀完整本羅馬書和使徒保羅其他書信及舊約有關經文, 就會明白和知道這個道理。 read more

信徒是否經常需要屬靈操練?

在硏讀羅馬書之前, 都經常聽到當中的因信稱義的道理, 在信神之上, 信徒是否需要有靈命的操練? 令我們對神的信心更堅固結實和更務實。雅各書也說信心和行為要並行, 例如希望可以彈奏美妙的樂曲, 就買了一部電子琴, 學了基本樂理, 不等於就可以立刻彈奏, 需要一步一步的由淺至深的學習和練習, 所以實際的行動給我們更多屬靈的學習和經歷, 若果真的要做屬靈操練? 我們應該從何處出發? read more

信徒怎樣回應天災的態度

2023年7月歐洲經歷高温又引起連場山火, 而8月頭中國華北發生大型水災, 早前2011年日本福島大地震海嘯和2004年南亞大地震海嘯。似乎大地震更頻繁, 全球天氣暖化帶來極端的天氣, 更多更強的熱帶氣旋、暴雨、乾旱和反常的天氣, 帶給地球更多自然災害。

信徒應當怎樣回應自然天災? 是否要用審判的眼光去審判當地民眾? 能否用積極行動而又有造就方式去回應?

信徒從聖經知道主耶穌在末後會第二次再來, 但這次不是傳揚天國的福音, 而是從創世以來作終極的審判, 所以信徒不需要現今在旁作審判評論, 只要做好耶穌吩咐的大使命。
18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19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 28:18-20 read more

從中文兩字位置互換有相同和不同談信仰

文字運用和語句慣用語是地區的特色, 而今天因為有網絡世界, 所以地方文化沒有疆界, 小時候常用「質素」、「盪韆鞦」, 現在也經聽到或常見到「素質」、「盪鞦韆」, 無論怎樣的次序, 它們的意思是相近或相同, 但「虚心」和「心虛」則大大不同, 虚心」自知有很多進步空間, 尋求更高境界和不斷向人學習, 希望更上一層樓, 這也是信徒應有的質素, 雖然自知不完美, 但也要不斷學效主耶穌的教導和樣式, 心虛知道自己犯錯而不想正面面對, 又不肯承認過錯並想逃避責任, 心慌被人發現問題而生活在驚恐之中, 像亜當和夏娃犯錯之後逃避神, 亞當推卸責任給夏娃, 而夏娃又推卸責任給蛇, 沒有悔改之心, 是信徒的大忌。
信仰人生有高有低如盪韆鞦, 能夠知錯能改, 從錯誤中學習, 才能在信仰低點向上提升, 在信仰高處不可自滿遠離神, 否則便會從高處滑落。
和合本舊約和新約分別有兩處論述虛心, 我們真要細心思量, 把虛心帶進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read more

屬靈助聽器幫助聆聽神的聲音

信徒每日的靈修都是能夠拉近同神的關係, 無論是怎樣的心情都要有指定時間與神的約會, 其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10至30分鐘都可以, 但總要有恆心每日去做, 並可以購買每日靈修的印刷書籍作為靈修的主要內容。
現在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 有很多每日靈修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和手機程式每日更新靈修內容。
無論選擇實體刊物或手機、平板電腦都要親自閱讀當天經文, 思想內容, 並要問自己, 有何幫助? 有何提醒? 有何應用? 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2, 這樣才會令我們更靈敏聽到神的聲音, 行在神的旨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