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終結之前, 有否計劃用一年至三年時間把整本聖經讀完一次? 真是要好好計劃一下, 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 但也知道有些人中途放棄, 不能完成, 希望今次提供一些小貼士和網絡資訊, 讓大家較容易完成讀經計劃。
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經計劃進程
不一定需要跟聖經書卷而順序閱讀, 很多人讀完出埃及記之後, 未必有能耐走出利未記, 其實可以計劃輪流讀舊約和新約書卷, 另外詩篇共有150篇, 每篇都是獨立單元, 混入較多律例典章如「利未記」, 在閱讀過程就不會太乏味。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在一年終結之前, 有否計劃用一年至三年時間把整本聖經讀完一次? 真是要好好計劃一下, 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 但也知道有些人中途放棄, 不能完成, 希望今次提供一些小貼士和網絡資訊, 讓大家較容易完成讀經計劃。
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經計劃進程
不一定需要跟聖經書卷而順序閱讀, 很多人讀完出埃及記之後, 未必有能耐走出利未記, 其實可以計劃輪流讀舊約和新約書卷, 另外詩篇共有150篇, 每篇都是獨立單元, 混入較多律例典章如「利未記」, 在閱讀過程就不會太乏味。
羅馬書不單是一本認識基本信仰教義的保羅書信, 從信中更清楚認識何謂「因信稱義」和「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的道理, 很可惜很多人只知信徒不是要有甚麼貢獻才能得救, 只要認耶穌為主就得救, 當然從保羅的講述是完全正確, 但是就沒有再講論清楚其餘篇幅, 信徒從罪中藉主耶穌的救贖得釋放後, 應該把神的恩典成為改變像主耶穌的動力, 更要知道12至16章正是使徒保羅勉勵羅馬教會信徒要獻上自己, 成為主的用人, 不是在囗唇邊的說話, 是口說心服的聽主差遣, 每天過著真實的信仰生活。
雖然使徒保羅在傳道方面經歷不同的困難, 他說我不以福音為恥, 因為他深信「福音」會給人改變, 不只人能聽到福音, 並且更能感受福音的大能。
所以這封書信是他自我介紹給羅馬教會, 信中的一切內容是他所領受、所相信、所經歷, 希望收信人得到屬靈的寶貴知識, 盼望日後計劃到西班牙宣教時得到羅馬教會的支持。
使徒保羅作為一位專向外邦人傳道宣講福音的重要人物, 讀完最後一章, 便會知道他的工作, 不是一人單獨而行, 需要一班團隊一起作工, 才能把福音廣傳, 就好像舊式的自動機械錶, 內裏有不同的組件, 負責不同的功能。所以他記述很多同工的名字去表揚他們在事工上的幫助, 藉此勉勵大家。
1 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姐妹非比,她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 2 請你們為主接待她,合乎聖徒的體統。她在何事上要你們幫助,你們就幫助她,因她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
使徒保羅介紹非比時, 出現很多幫助的詞句, 怎樣從中學習?
古代沒有正規的郵件服務, 非比在這次可能作了甚麼角色?
作為資深的信徒, 使徒保羅勸勉他們應該有擔當, 幫助軟弱和初信的信徒, 還要彼此接納, 讓他們成長, 原因就是神都接納各人, 成為神家的一分子。
作為神的信徒要預備自己的心志, 使徒保羅也為他們寫了信徒指引, 在各方面都有成長, 讓我們打開各項重點, 做個對神和對人喜悅的信徒。
1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 2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 3 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4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5 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 6 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7 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神。 8 我說,基督是為神真理做了受割禮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 9 並叫外邦人因他的憐憫榮耀神。如經上所記:「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 10 又說:「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 11 又說:「外邦啊,你們當讚美主!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他!」 12 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13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如何建立初信軟弱的信徒?
在主耶穌基督有甚麼學習之處?
為何要讀聖經? (當時是指舊約)有甚麼可以得著?
「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神。」找出接納最大的推動力?
能否找出使徒保羅對舊約外邦人的引用經文?
當時羅馬教會主要可分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 肯定他們的成長背景有不同的經歷, 今天的海外華人教會也會面對不一樣的文化背景, 信主年日, 信仰經歷和信心大小。就算在香港或台灣的本土教會, 雖然可能大多數都是中產信徒, 但亦有少數基層信徒。教會本身就要照顧不同階層的信徒, 更重要信徒的言行避免成為別人的絆腳石, 因為現代信徒仿似都是在舞台上演員被人觀看, 同時自己在台下是影評人, 細看使徒保羅的討論, 也會使現代信徒避免不必要的分化, 並可以和諧共處, 互相牧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