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和接受主耶穌會帶來甚麼功效呢? 最重要就是相信主耶穌為世人的罪受死, 藉祂的寶血救贖, 從與神為敵到與神和好的關係, 這可能有些抽象, 若果凡事亨通就容易傳講, 也是傳福音的捷徑, 是成功神學流行的原因, 當我們讀聖經, 不能單指一兩句經文, 我們要整體去閱讀。例如約書亞記 1:8,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起碼這句話是有條件是謹守遵行律法書的一切話, 當然主耶穌可以做得到, 但彼得前書4:1-2基督肉身也受苦, 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2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再察看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 3:7-12所說:
7 只是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做有損的。 8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做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9 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10 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11 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 12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
分類: 信仰
信仰前線工作者的挑戰和喜樂
怎樣定義「信仰前線」? 就是有心志和別人分享信仰和實踐信仰所發出的果效, 可以是傳統的教會工作人員, 例如牧師、傳道、執事、主日學導師或團契導師, 更有使命感的福音宣教士, 無論是同文化或誇文化, 無論是本土或要越洋到遠方, 還有關心社區的社會工作者, 幫助社會的弱勢羣體, 容易被人忽略老人和幼童, 感到迷惘的青少年, 還有沒有疆界社交媒體的分享者, 因為討論範圍可以很廣闊, 下面只用「學生福音」作例子。
培育信仰新科技信徒活化福音傳播信仰傳承
在十五世紀前, 聖經都是用人手抄寫, 製成一本聖經是非常漫長的工序, 當文字印刷在歐洲十五世紀中葉開始, 聖經就利用當時最尖端的印刷技術大量印刷而得到普及。世界在五百年後的今天, 除了文字紙媒體, 還有影音媒體和現時流行網絡及社交媒體, 廣傳福音和信仰傳承都要在新舊媒體領域上不斷發展, 去影響我們周圍社區未信和信徒羣體。
培育信仰正確的世界觀
當要做社區信仰福音事工之前, 工作人員在信仰和聖經基礎有一定的認識, 在教會或機構不同的崗位都有事奉經驗, 在信仰生活有經歷, 對人有愛心, 對事要分明是與非, 若果初信主的工作人員, 需要較資深的信徒在信仰層面跟進, 避免信仰偏差或誤導。
現代流行用語也可從聖經找到踪影
有很多現代流行用語, 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從聖經找到, 以下的詞語大家都非常熟悉, 例如「代言人、恩典、福音、防火牆、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塵歸塵 土歸土」, 都可以從聖經找到出處。
代言人
廣告的代言人, 就是廣告商重金禮聘明星、歌星或知名人士推廣產品, 而聖經中的先知原意就是代言人, 把神的說話轉給以色列百姓聽。
19 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 20 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 21 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 撒母耳記上 3:19-21
信徒是否經常需要屬靈操練?
在硏讀羅馬書之前, 都經常聽到當中的因信稱義的道理, 在信神之上, 信徒是否需要有靈命的操練? 令我們對神的信心更堅固結實和更務實。雅各書也說信心和行為要並行, 例如希望可以彈奏美妙的樂曲, 就買了一部電子琴, 學了基本樂理, 不等於就可以立刻彈奏, 需要一步一步的由淺至深的學習和練習, 所以實際的行動給我們更多屬靈的學習和經歷, 若果真的要做屬靈操練? 我們應該從何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