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鴻書第一章 神向仇敵施報憤怒

今天經常會聽到耶穌降世, 帶給我們福音的好消息, 不錯耶穌在二千多年前道成肉身傳天國臨近的福音, 叫人認罪悔改, 當主耶穌第二次架雲到來, 就會把相信祂和不信衪的分別出來作終極審判, 不相信耶穌就是與神為敵。
正如尼尼微在約拿書時聽到審判的信息後, 由上至下都回轉悔改, 但在先知那鴻時再次與神為敵, 所以神的憤怒要向尼尼微發作。

1 論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鴻所得的默示。
2 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神,耶和華施報大有憤怒,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 3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他乘旋風和暴風而來,雲彩為他腳下的塵土。 4 他斥責海,使海乾了,使一切江河乾涸。巴珊和迦密的樹林衰殘,黎巴嫩的花草也衰殘了。 5 大山因他震動,小山也都消化。大地在他面前突起,世界和住在其間的也都如此。 6 他發憤恨,誰能立得住呢?他發烈怒,誰能當得起呢?他的憤怒如火傾倒,磐石因他崩裂。 7 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 8 但他必以漲溢的洪水淹沒尼尼微,又驅逐仇敵進入黑暗。
怎樣理解神「忌邪」的屬性?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不輕易發怒不表示不會發怒, 大有能力即可以翻天覆地改變的力量, 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我們對神對罪的觀念如何? 這段說話給我們甚麼提示?
經文怎樣顯示神的大能?
神怎樣對待祂的仇敵和投靠祂的人? read more

那鴻書導讀 神要審判亞述尼尼微

當我們閱讀那鴻書時, 我們看到神會審判和報應敵擋神的國家, 當中是包括亞述, 其實除了第一章一節的標題「論尼尼微的默示是那鴻的默示」後要等到第二章七節才再提到尼尼微, 最後也預言亞述國完全消滅。若果我們有機會先讀約拿書時, 可能你會覺得神處理同一國家, 相隔一百多年之後, 為甚麼會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手法? 神是慈愛的神但也是公義的神, 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若有罪不悔改就要面對神的審判, 約拿書記述尼尼微從至高到低微都回轉悔改, 所以神撤回審判, 但在那鴻書時, 神審判之前的一刻, 亞述殘暴的罪行已是無法回頭, 所以藉先知那鴻宣告尼尼微傾覆的信息。 read more

以色列在舊約失敗的記述

古語有云失敗乃成功之母, 神給我們留下以色列子民的很多的經歷, 在舊約經卷也不折不扣寫下他們的歷史, 當中很多是他們失敗的經歷, 在此短短的篇章中, 精簡的述說, 讓我們在學習後, 避免重犯他們的錯。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到神應許之地, 在曠野他們因口渴和沒有肉吃而埋怨、可拉黨叛亂、怨讟神和摩西而被神擊殺、惧怕迦南人而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直至不肯攻打的一代全部死去、沒有完全聽從神的吩咐以致攻打艾城失敗、被基遍人設計欺騙、在進入迦南之後沒有完全消滅敵人、 最後在士師時期各人任意而行。 read more

以斯拉記網絡資源

以斯拉記不是一本首選在講臺由第一章至第十章去證道的書卷, 要掌握猶大人被擄回歸的前後歷史和彼此的關係, 就要花時間研讀在舊約歷史書卷和先知書卷之間的信息, 希望透網絡資源的視頻, 知道事件發生的年份和時序, 並且明白他們回歸的路線。 作為今天的信徒, 我們要面對外面的敵人和裏面自己產生的問題, 從以斯拉記中, 當以色人犯罪離開神, 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但神讓人有回轉的機會, 祂是信實, 祂會保守回歸猶大人, 神藉先知親自鼓勵建殿工程, 所以我們經常硏讀聖經, 反思校正對神敬畏的態度。 read more

以斯拉記時間軸

以斯拉記時間軸導論

以斯拉記是屬於猶大亡國後的回歸歷史事件敘述, 通常時序從事件開始順序敘述到事件結束, 以斯拉記的第四章就不是順序, 全章突顯猶大的敵人在不同波斯王發出反對的聲音, 然後第五章神藉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鼓勵當時的猶大人恢復建殿。

今次就把以斯拉記重要事件放在時間軸, 讓讀者知道事件之間的時距, 我們得知道以斯拉帶領猶大人回歸已是建殿完成後五十多年, 所以他回到耶路撒冷要處理猶大人與異族通婚的問題。下面的年份主要參考「編年合參聖經」, 不同作者可能會有不同年份的考究, 所列的年份是一般指導性而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