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謝恩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凡事謝恩不是一個容易學習的功課。事情順利時,要數算主的恩,不會太難。但當事不如意,一波不停一波又起時,要感恩,不是每人都能做到。我聽過一個基督徒,為著要實踐凡事謝恩這個功課,為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就是無論發生甚麼事,都要找出五個理由去感恩。

有一天,這個基督徒回家時,發覺家裡的物件全被翻過,很明顯,必定有小偷光顧過他家。晚上,他禱告時,他向神提出五個感恩的理由。第一,他的損失的財物不大。第二,小偷只是偷錢,沒有搬走家裡其它的東西。第三,他還有工作,失去的可以找回。第四,家人全部安全。第五 (也是我最喜歡的) ,是那人去偷東西,不是他。 read more

天下一家

喜歡流行曲的朋友,必定會聽過We are the World (譯為《天下一家》) 這首英語歌。歌詞的首段如下:

There comes a time 總有時候
When we heed a certain call 我們會聽到懇切的呼喚
When the world must come together as one 世界應該團結一致了
There are people dying 有人正步向死亡
Oh, and it’s time to lend a hand to life 是該伸出援手的時候了
The greatest gift of all 皆因生命,就是最好的禮物

《天下一家》原是1985年的一首慈善歌曲,由已故的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 與萊諾·李奇 (Lionel Richie)共同譜寫,並由美國45位知名歌星聯合演唱,旨在聲援向非洲饑民捐款的大型慈善活動「美國援非」(USA for Africa)。

三十五年後,因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機,這首如死火山沉寂一時的歌曲,再度紅熱起來。在微信的往來中,大家傳遞這首經典名曲,並叫人留意到曲中歷久不變的信息。 read more

逆來順受

約瑟夫·特納 (Joseph Turner, 1775-1851) 是英國一著名的畫家。他的作品超越他的時代,光輝燦爛,直接影響後期湧現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特納最善長於描繪大自然現象,能將日暮夜色,紛紛細雨,和煙霧彌漫的景色,呈現於畫布上。自然災害,如風暴、火災、沉船,也吸引他,成為畫之題材。他臨死前遺命,將他畢生的傑作,捐贈國家。目前他遺贈的大部分作品收藏於泰特美術館,重要部分則保存在英國國家畫廊。 read more

微聲盼望

不久之前,我曾提過一幅畫,由英國畫家喬治•弗雷德里克•沃茨所畫,名為《希望》。畫中的少女穿著破布,就像戰後生還者。除了手上的里拉琴,她一無所有。不過,我們將一般有七條弦線的里拉琴,改稱為單弦琴,可能會更合適,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的弦琴,其實只剩下一條還未斷掉的弦。少女卻集中精神,以手指撥弄弦線,發出微弱的琴聲。

該畫的信息,激發了不少人的鬥志。有人宣稱當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仍被監禁時,他將一幅《希望》的複製畫,掛在牆上,經常觀看,提醒自己,希望仍在人間。不過這個說法,始終不能證實。但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希望》的複製畫,掛在白宮中一條走廊的牆上,倒是確實的。 read more

希望

在英國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中,掛了一幅名為《希望》的布面油畫。畫家是喬治•弗雷德里克•沃茨 (George Frederick Watts, 1817-1904),一位屬於英國維多亞時代的畫家。

沃茨創作此畫時,剛遇到十九世紀末悲觀主義風氣所吹襲,工業革命的誕生,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環境生態受到污染已不用說,踐踏人權的事件也接踵而來。人類對未來有一種恐懼感,對存在感到虛空,烏托邦的概念,一掃而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