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要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必每位都知道句的意思, 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在一班老人家當中, 要看顧自己有關係的老人時, 也同等地要看顧人家的老人, 這也推及到年幼小孩, 例如我去護老院探望母親時, 視旁邊的其他公公婆婆如無物。一句交談都沒有, 只看顧母親, 就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再問老唔老? 可能有兩個答案: 唔認老、或要認老。先和後的答案會在乎年齡、身體健康、心境和自理能力。無論是身在的澳洲或出生地香港, 都面對社會人口老化的問題, 其中的原因是戰後嬰兒潮的出生人口漸漸老化和現代醫學的進步。無論是個人、家庭、教會、社區和國家, 大家都要思考這個問題, 集思廣益, 給我們更多的出路。今次我不會把視頻撮要, 只是在標題下加上相關思考要點, 讓大家安靜思想老的問題。 read more

再要闖三高

(曲調: 天蠶變 作曲: 黎小田)
逐漸有三高 高處未算高
命運在冷笑 暗示前無路
疑雲在身邊 發出警告
我知要讓步
仿相似三頭猛虎獵捕
膽小子驚惶 決意要停步
冷眼對宴樂 熱鬧是要逃
明日驗三高 倍覺孤高
拋開身段 飽遭煎熬 早知代價高
錢剛耗盡 簡中過活 必似坐籠牢
×2
一生稱英雄 永不信命數
經得起波濤 更感自傲
抹去了眼淚 添多幾基路 (Kilo)
讓我攀高峰 再要闖三高

關正 天蠶變
read more

信仰人生下半場 麥希真牧師網站

今次繼續講述麥希真事奉的心路歷程, 一位非常受專敬的宣教士、牧師、神學院院長、文字工作者、世界華福總幹事、視頻分享人和網站主管人, 現在不時在「面書」發報自己和麥師母的最新消息, 還時常在他網站轉載面書的最新消息, 他在加拿大預備返港定居之前, 在他信仰人生下半場的時候, 錄製了四個特輯, 留給我們成為屬靈的寶庫, 還有麥師母返港後編寫的「晚晴樓」, 都在網站時常發表,最後看到他們珍貴的相片, 真是值得推介給大家的網站。 http://maixizhen.com/ read more

深入民心的歌曲

最近的八年來, 我經常到護老院探望母親, 當中也見過不少院友, 有時聽到他們唱出或啍出他們熟識的粵語流行曲和粵曲。一首百聽不厭的歌曲, 除了好聴的音樂旋律, 還有膾炙人口的歌詞, 合乎哲理、如詩如畫的意境或勵志警世的詞句, 令人印象深刻, 入木三分。

其中一位香港著名填詞人鄭國江老師, 他由上世紀七十年代活躍至今, 聽到院友唱他其中的作品「信」阿信故事粵語版主題歌, 婆婆說得更有道理「命運是對手,冇得要求」。 read more

現代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成語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楚兵被漢兵在四方八面圍困, 那時為何十面就不太淸楚, 我們身處現代, 很有十面埋伏的景象, 可以一一數這十面來, 相信大家不會反對上下左右和前後的頭六面。

上面

我曾經在香港居住長大, 便知道滿佈高樓大廈, 高空擲物是一個問題, 另外大廈外面的廣告照牌, 日久失修, 也是非常危險。現在身處澳洲, 當鳥羣在上面飛過, 也有機會中頭獎, 還有可以大到網球的冰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