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牧養的挑戰

信仰是信徒每天要問自己的問題, 我信的是甚麼? 要付甚麼代價? 牧養是誰的責任? 是否在疫情下或任何逼迫下, 我對主耶穌關係仍然堅信不移, 沒有一絲影響? 相信很多信徒都沒有思想這些問題, 從二零二零年的疫情逼使教會、教牧同工、 信徒在面對挑戰怎樣落實信徒的信仰? 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記得主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然後說:「你餵養我的羊。」, 彼得在聖經給我們一個好例子, 作為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1我這做長老、做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做長老的人: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樣。 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彼得前書5:1-4 read more

以疫抗逆?

在聖經中瘟疫這兩個字是在很多的聖經經卷找得到, 多在舊約出現, 新約也有出現, 有針對以色列的對頭人, 也有針對以色列。第一次出現在出埃及記5:3, 他們說:「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免得他用瘟疫、刀兵攻擊我們。」, 跟著出埃及記9:3, 耶和華的手加在你田間的牲畜上,就是在馬、驢、駱駝、牛群、羊群上,必有重重的瘟疫。 幾乎埃及的牲畜都死了, 這是牲畜的瘟疫。 read more

疫境自強重拾簡樸

近期因新冠病毒使多國的國民都要留在家中, 不得外出, 除非是外出購物或其他重要事項, 讓以前舊日繁忙社交, 因疫情一掃而空, 這樣可以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疫情雖然帶來死亡、傷痛和不便, 但亦有些正面影響, 例如減少汚染、在家烹飪煮餸和較多時間和家人相處。相對來說要過一些簡約的生活, 沒有在商場選擇購買閒情用品、沒有在酒樓餐館聚餐消遣或沒有在健身室做運動, 這都是一般現代都市人經常所做的事項。
在這場疫症中, 會帶給教會和信徒甚麼啟示和反思呢? 就要看看耶穌怎樣差派祂的門徒去傳道, 在馬太福音10:9-10 可以看到「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 , 這不是重型的裝備, 非常的簡單, 只要預備一些日常用品, 就可以隨時候命, 另外還要靠著信心, 在當地會供給日常所需用的, 當然在今天的日子, 沒有接待外人的習慣, 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照做, 但可以取其背後意義, 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功課。
-要憑著信心去傳福音, 是我們和聖靈一起的工作
-傳福音不一定要荷里活的大製作, 只要活出有平安喜樂的心給人家親身體驗
-福音既是白白的得來, 也要白白的施予
盼望信徒在這次疫情中, 能夠操練屬靈簡樸的生活, 像保羅在監獄中也活出在基督裏的喜樂和自由。而未相信的朋友, 廚藝日飛猛進, 和家人有更進深的了解和更多溝通時間。 read more

從屬靈一帶一路到屬靈一滯一露

為甚麼今次的標題是這樣的特別, 一帶一路正是中國發展的中國夢, 怎樣和屬靈的事物拉上關係, 當然只是借用「一帶一路」這兩組組合四個字:
「一帶」是指願意放棄自我, 甘心接受主耶穌的帶領和行在祂旨意下。
「一路」是指主耶穌是我們唯一道路可以得到拯救, 正如約翰福音14:6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正如馬太福音中, 主耶穌在撒種比喻論述種子落在路旁、淺土、荊棘和好土上。種子是指神的話語, 天國的道理, 是主耶穌親自道成肉身把這福音宣講出來, 這福音在世人聽後有不同的回應, 而可分兩大類, 就是「一滯」和「一露」。
「一滯」是指沒有完全落實主耶穌的命令, 可能有表面的認罪悔改, 但沒有主耶穌所說更新的生命, 屬靈的光景就是停滯不變。
「一露」是指完全的順服悔改, 在日常生活顯露, 從內而外的愛心行為, 在艱難的日子也不會隱藏起來, 最後希望透過多位講員的討論, 讓大家思想屬靈一帶一路和一滯一露的道理。 read more

從疫情談論祈禱

近日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 並且已經殺入澳洲境內的社區, 當然有很多宗教領袖、牧師或教會知名人士行出來, 為疫情祈禱, 大多數禱告的主要內容有下列幾點:
-為疫情求平安, 避免多人感染
-為感染的病人求神經醫護適當照顧, 及早康復
-對去逝病人的家人, 在這艱難的日子, 保守他們心懷意念
-為醫護在前線工作, 小心防控, 不被感染

這都是對疫情很好的祈禱, 是否就在這裏說「阿們」呢? 當然不是, 我們很多時只學會信奉無痛的信仰, 在相信之後, 不論任何情況下, 神都要保祐我們, 免得會被人耻笑神無能, 我們是否相信神是無所不能? 我們是否相信神是容讓這次疫情在全球發生? 若果兩個回答都說「是」, 究竟神要在這次疫情叫世人和信徒學習甚麼工課呢? 是否主耶穌為我們釘在十字架贖罪是無痛的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