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認知障礙症:伴你同行暫時最後一次的分享, 希望就用短短的幾句, 述說照顧者的心路歷程, 不是孤單, 有很多同行者, 也是面對相同的困難, 需要互相傾訴, 彼此支持, 學習照顧自己, 才能照顧好患病者, 要適當放下和休息, 才能走更遠的路。
有愛有恨難分捨
因腦轉弱人改變
舊日風采急逝去
愛心忍耐要加添
緬懷往事大家賞
孤單有朋伴愁煩
學習相處闖明天
定時分享齊鼓勵
困難挑戰尋幫助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這是認知障礙症:伴你同行暫時最後一次的分享, 希望就用短短的幾句, 述說照顧者的心路歷程, 不是孤單, 有很多同行者, 也是面對相同的困難, 需要互相傾訴, 彼此支持, 學習照顧自己, 才能照顧好患病者, 要適當放下和休息, 才能走更遠的路。
有愛有恨難分捨
因腦轉弱人改變
舊日風采急逝去
愛心忍耐要加添
緬懷往事大家賞
孤單有朋伴愁煩
學習相處闖明天
定時分享齊鼓勵
困難挑戰尋幫助
在確診認知障礙症後, 我們要把握短短的黃金時間, 在他們的認知狀況還可以正常運作時, 好好計劃給他們和家人留下美好的回憶, 像先母身在海外澳洲定居後, 很想有機會返回香港及家鄉東莞和她的親友聚舊。並且在他們清醒的時候, 記錄身故前後的各種意願, 若果有資產的分配, 更要使用律師專業處理, 避免日後紛爭。
拍下家庭照片作美好回憶
拍攝一輯精美照片, 除了想機、燈光、背景、服裝、化裝和攝影師的技術, 更要拍攝主角要自然和微笑, 他們的面部表情隨著病情會變得生硬, 應該盡早安排去做, 未必要去專業影樓, 也要安排妥當, 自已不能做就請專業攝影師幫助, 做到簡單、自然和美感, 避免拍攝時間過長。
很欣賞李佳芯小姐在做義工之時, 慢慢認識認知障礙症患者和照顧者所面對每日生活的困難和挑戰, 並自資拍攝有關認知障礙症患者和照顧者日常的微電影, 也反映照顧者要轉化和適當調校去幫助患者, 太執著事實正確, 是不會對相方有好處, 可能弄巧反拙, 不能糾正錯誤的記憶, 反而產生不必要爭執, 影響關係。
先母在2000年後短期記憶開始轉差, 幸好在2007年在澳洲雪梨開始參加專為認知障礙患者和照顧者的日間活動服務, 雖然覆蓋時間不多, 但提供很多照顧患者的技巧和資訊, 患者有適合的活動去保持他們的社交和能力, 照顧者可以減壓一下。
在2021年尾經過初步聽力測試, 發現左邊耳朵的聽力比右邊的差, 可能因家族遺傳和左耳曾經有炎症和耳鳴, 所以聽力提早退化, 今年特別作全面聽力測試和語言聽力分析評估, 測試後見議我左耳佩戴助聽器以改善聽力。
現在新一代的助聽器能夠把語音部分放大, 同時抑制噪音而不會擴大背景雜聲, 經過助聽器聲音處理, 補償受損的聽力, 在嘈雜的環境也能發揮其功用, 改善接聽對話語句的清晰度, 避免接收錯誤訊息, 引起不必要誤會。
位於雪梨北區華人療養院, 黃應榮療養院在2023年4月正式開始運作, 也是華人長者一個大喜訊, 不過家中長者入住療養院是一件不容易的決定, 需要長者自己比較入住療養院和留在家中的得與失, 長者的心態也非常重要, 入住療養院不是家人放棄照顧長者, 而是可以有更安全的環境, 有工作人員能夠24小時輪值看顧, 可以減輕家人照顧的壓力或減低長者獨居的風險。
最重要還是長者欣然接受入住院舍的安排, 家人支持一起接受新生活的改變和適應, 更重要就是選擇一間院舍方便和容易探訪他們, 相信院舍和家人一起共同合作照顧, 會令所有入住長者更快適應, 並且活得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