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的香江足跡

今日添了瀏覽類別「想當年香港」, 源自香港73演員劉一帆的「想當年」對白, 主要帶大家懷緬一番, 回顧當年的香港集體回憶, 希望每一次的舊日片段給大家屬靈的深度尋思。

打頭炮是吳昊的香江足跡, 原名吳振邦, 七十年代加入 TVB 做編劇、資料搜集和監製, 作品有狂潮、網中人、萬水千山總是情、儂本多情等。因他對舊事物的探搜和嚮往通俗文化的尋找根源, 不時出現懷舊節目, 分享他多年來搜集的資料, 今次主要用香港電台製作的「文化樹下:吳昊 ・ 風起了」和薰妮的「每當變幻時」, 勾起大家的回憶, 當中有吳昊風趣的一面, 點解我碗麵有一隻烏蠅的不同答案, 又點解死叫「拉柴」, 視頻訪問的人物有他的太太吳黃嘉慧、舒琪(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 )、彭志銘、冼杞然、黎文卓、Yvonne、盧偉力、陳家樂、劉天賜和莊文強。視頻的其中片段包括潮爆香港 2010、集體回憶 七十年代 2002、香港盤旋 1990、薇微語 2009、吳振邦博士(Sir)追思會片段、香港故事 2008 read more

對神渴慕的態度

不知你曾否經歷過在遠足時, 攜帶的水已經喝完, 還是很口渴, 終於你見到樽裝水的售賣, 你的心突然非常雀躍萬分, 跟著你所飲是清純甘甜的一口活水, 喝完之後, 整個人都舒暢過來。正如詩人在詩篇四十二篇和六十三篇對神的渴想所描述, 首篇是可拉後裔的訓誨詩, 而另一篇是大衛在曠野所寫的詩篇。

今天的信徒是否仍像詩人對神純存敬畏的心呢, 抑或對神很多物質的真誠請求, 希望大家自省, 在大自然當中, 野生動物要在荒野生存, 須有一定求生的技能, 而信徒的屬靈生命, 很多時在艱難時, 像大衛更渴想神和更認識神。最後送上大象尋找水源的視頻, 並我很喜歡的詩歌「如鹿切慕溪水」和英文詩歌「詩篇四十二篇」純音樂, 讓大家一起默想這詩篇, 最重要還有黃彼得牧師在金燈臺刋登的「渴慕神」。 read more

「老」是要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必每位都知道句的意思, 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在一班老人家當中, 要看顧自己有關係的老人時, 也同等地要看顧人家的老人, 這也推及到年幼小孩, 例如我去護老院探望母親時, 視旁邊的其他公公婆婆如無物。一句交談都沒有, 只看顧母親, 就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再問老唔老? 可能有兩個答案: 唔認老、或要認老。先和後的答案會在乎年齡、身體健康、心境和自理能力。無論是身在的澳洲或出生地香港, 都面對社會人口老化的問題, 其中的原因是戰後嬰兒潮的出生人口漸漸老化和現代醫學的進步。無論是個人、家庭、教會、社區和國家, 大家都要思考這個問題, 集思廣益, 給我們更多的出路。今次我不會把視頻撮要, 只是在標題下加上相關思考要點, 讓大家安靜思想老的問題。 read more

高薪厚職的祈求

高傑青自小家境清貧, 在中學時同學邀請他參加教會團契, 漸漸認識信仰, 也開始為自己的將來禱告神, 求神賜他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 讓父母可以在辛苦低薪的工作退下來, 享受餘下人生, 安享晚年。可惜他的讀書成績平平, 不能進入大學, 只能在一間清潔公司當小文員。在工作中認識一位年輕清潔女工, 非常投契, 計劃大家合作闖一番事業, 傑青得悉教會及附屬的幼稚園清潔婆婆, 年紀老邁, 請辭不幹, 便介紹了他的朋友冼潔貞給校長和長老團, 經過面試, 她除了在晚上的工作, 也多了這一份在早上和下午的收入, 潔貞也開始返教會。經過潔貞多年的辛勤工作, 她已離開傑青所做的公司, 自立門戶。傑青知道單做清潔小型公司只可維生和恃續經營, 不大有可為, 他決定辭去公司的職務, 專心投標做較大型的清潔項目, 他有潔貞和一班相熟的清潔工老友做後盾, 自己初頭也落手落腳做清潔。又過了幾年, 公司漸入軌道, 手頭上也有十多間固定大型清潔項目。 read more

學生也要走鬼

記起香港讀幼稚園的時侯, 當然很久很久的年代, 母親為我選擇的學校, 不是甚麼名校, 而是最接近屋企, 價錢便宜的幼稚園, 一個有趣的地方, 每當視學官到來巡查之前, 我和部分同學就需要做火警演習, 從後門的後樓梯撤離, 後來才知道不是走火警而是「走鬼」, 原因很簡單, 學校超額收生, 原來我一生人最早學習的功課, 就是怎樣學識走後門, 哈哈你諗多咗, 只是生存逃生法。

近年來因為適齡的學童人數減少, 若學校收生不足, 就有縮班殺校的危機, 今天學校與時並進, 還不時聽聞有虛擬學生(影子學生)的出現而不致要縮班或殺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