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第二章 耶穌比天使更大的使命

近年隨處聽到或見到四個字就是「溫馨提示」, 只是提示一下, 聽見的人如何反應, 似乎就不大重要, 但在本章作者一開始便發出鄭重警告, 警告不要忽略救恩, 而救恩本是個好消息, 是誰親自講述?後來便是祂的門徒和跟隨者的見證, 其實也是我們信徒的大使命, 祂作了甚麼重要的使命?

1 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 2 那藉著天使所傳的話既是確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該受的報應, 3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 4 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
在猶太傳統, 天使所傳的話是甚麼呢? 若果不遵守會有何後果?
怎樣理解「救恩」?
主親自講的是指何人? 他說了甚麼話以致有救恩?
怎樣解說「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read more

希伯來書第一章 神用不同方法呼喚世人

雖然希伯來書不像保羅書信清楚寫出收信人或教會, 信中的內容實在有很多希伯來民族的背景資料, 即當時散居各處的猶太人, 說到眾先知、列祖、獨一真神、神的使者和天使都是從他們的傳統而來, 雖然在整卷書信不能得知作者是誰, 從兩段經文: 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 希伯來書 11:32, 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 希伯來書 13:23, 從兩段、經文和信的結尾部分, 作者和受信人是非常熟悉, 並且都是認識提摩太。
而信的主題就是講述和論述神的兒子, 雖然第一章沒有直接指明神的兒子就是耶穌, 但本章的內容講述萬有是藉祂創造, 是萬物的根基, 祂是極其榮耀而又尊貴, 沒有甚麼可以和祂比較。 read more

希伯來書導讀 認識更多以色列的傳承

從亞伯拉罕的呼召是希伯來書溯源的開始, 對於當時的猶太人承傳了很多以色列歷史的篇章, 有些猶太人相信耶穌的福音和救恩, 但又受到當時猶太教和政治迫害, 在風雨飄搖的日子, 作者利用猶太人的傳統和他們相信的耶穌逐一比較, 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和堅持到底, 希望透過下面的標題和有關資料, 更深知作者對當時讀者的處境和體驗。

先知
先知是神的代言人, 把神的說話轉給會眾, 最初出現這字是神在夢中向亞比米勒的話, 現在你把這人的妻子歸還他,因為他是先知,他要為你禱告,使你存活。你若不歸還他,你當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 創世記 20:7, 是希伯來書的開場白, 神在不同的年代曉諭祂的百姓。 read more

閱讀希伯來書之前要認識以色列歷史和文化背景

希伯來民族可以說是從亞伯拉罕被神呼召而開始, 再到雅各的十二兒子而衍生的以色列十二支派。今次實在是一次淺談, 不能詳細盡錄, 只用一般代表人物或重要事件和時期, 否則篇幅會是相當長, 希望讀者自行探究。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遊牧時代
遊牧生活是居無定所, 要過著飄泊的生活, 聖經稱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 因為他不能看見神所應許仍能相信神。
亞伯蘭之後神稱祂的名字亞伯拉罕, 他的祖宗是迦勒底的吾珥, 他父親他拉帶領家人離鄉往迦南地去, 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裏並死在當地。之後, 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4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創世記 12:1-4 read more

生活慢能甦

生活在繁華的城市, 不自覺地生活的節奏也跟它逐漸加快, 好處可能是最短時間完成最多事情, 說起來在城市辦事效率的確高一點, 相對來說又會給城市人減少休息的時間, 增加壓力, 他們要趕公共交通時間表去接駁下一班次, 學生交功課有死線, 而工作也有完成的死線, 說起每樣都要和時間競賽, 其實都市人在退休後要學習怎樣慢活。

日後會推出相關的資訊, 現在解釋分類標題, 「慢能甦」是萬能蘇的諧音, 現在較多人用「復蘇」的蘇而較少人用「復甦」的甦, 我較喜歡用後者因這字結合更生。言歸正傳, 現在香港的電插蘇已改為英國式, 以前則有圓頭或扁頭, 萬能蘇可以同時兼容圓或扁插頭和兩腳或三腳, 所以稱為萬能蘇, 而生活慢能甦就是把生活調校慢一點就可以更生喚醒平常沒有發現周圍的事與物, 嘗試一下觀察身邊的環境, 停下來和你的鄰居打招呼寒暄幾句, 或有機會找到共同話題成為好朋友, 並希望「生活慢能甦」也可以成為「生活萬能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