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幽靈

《太平洋幽靈》(Against the Sun) 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由美國電影公司所拍攝的電影,於2014年公開放映。話說1942年,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集結了二千名士兵,打算還擊。一月16日,有一架戰鬥機出發。機上有三人,由機長哈迪克森(Harold Dixon)率領其餘兩名機員,分別是投彈手帕斯圖拉(Tony Pastula) 和通訊兵奧德里奇(Gene Aldrich) ,受命去執行一項任務。

但是,飛機在航行途中,偏離了航道,加上燃油已耗盡,不得不緊急迫降海面上。飛機沉沒於海底,幸而他們找到一個黃色救生筏,暫時得已保命。他們知道救援飛機,一定會尋找他們。第二天,救援飛機果然在遠方出現,但他們沒有閃光彈,以致救援飛機上的人未能看到他們。在沒有食物、沒有淡水、沒有補給的條件下,他們便開始在充滿危險的南太平洋上漂流。 read more

信仰成長是要和自己比較

今次東京奧運已經結束, 各項賽事都宣告完成, 可以說優勝劣敗, 當然大會盡量做到在最公平環境下比賽, 但在訓練環境就不是每一個選手都獲得同一待遇, 有些選手是國家重點栽培, 不需擔心日常經濟開支, 國家有生活津貼, 只要努力接受訓練便可, 但有些運動員, 沒有國家機構資助, 需要工作, 只能在工餘時勤加練習。
信仰的成長, 不是只在幾個測驗、考試或通過受浸問心事作參考, 當然決志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而每一天的生活經歷和屬靈成長都是重要里程, 信徒可以由目不識丁的窮小子到學識淵博的大學教授都有可能, 是不可能用一把尺作標準, 所以不可以說:「我所做的已好過很多人了。」, 最好應該和自己比較:
今天的我是否比起初信時更認識神?
今天的我是否願意作主耶穌的跟從者?
今天的我是否知道跟從主耶穌是要付代價?
今天的我是否更有信心去願意行出安舒地帶去經歷神?
今天的我是否更明白神的旨意?
今天的我是否願意遵行神的旨意?
今天的我是否願意分享個人得救的見證?
今天的我是否意無反顧為神作工?
今天的我是否願關心需要關心的人?
今天的我是否愛一些不可愛的人?
今天的我是否可以堅持到最後一刻?
當我們繼續問下去時, 就知道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做到, 是要靠著神在每一天的經歷, 從神取得能力去過每一天, 你是否願意放下自己, 每一天經歷神的同在? read more

從東京奧運2020到信仰再思

東京奧運2020的比賽項目已到尾聲,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 可能所有奧運獎牌已塵埃落定, 有人得到奧運金牌的殊榮而雀躍萬分, 因為他們的艱苦訓練得到成果, 有人得到奧運銀牌而落淚, 不是喜極而泣, 而是失去奪金的機會, 被對手擊敗, 屈居第二, 也有人多次嘗試, 終能得到一片銅牌而喜悅, 並要多謝各屆的支持和鼓勵, (下面有幾段視頻都是有關香港女子乒乓球手, 奧運奪銅之旅的過程和賽後分享, )更有人沒有得到任何獎牌, 為自己能代表國家而興奮。
女子和男子的馬拉松比賽都會分別安排在閉幕之前的一天和當天分別舉行, 這是考驗運動員的耐力, 初段領先不代表能夠支持去到終點, 我們的信仰也是如此, 當我們接受主耶穌為個人救主, 只是信仰人生的一個起步點, 信仰人生是漫漫長路, 可能需要放棄原來個人的計劃, 才能在有時間學習神的話語, 還要在生活上好好應用, 參與神救贖的計劃, 一次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 要屢敗屢戰, 更活出團隊精神, 彼此互相支持鼓勵, 務要跑到信仰終點, 不需計較名次, 神是信實, 必會保守我們心懷意念, 每個信徒都會得到從神而來的獎賞。 read more

信仰操練 猶如國家運動員般的訓練

東京奧運2020在延期一年後終於可以舉行, 運動員經過選拔和嚴格訓練後, 才能代表國家出席, 說來不易, 當文章冩作時, 各種運動競賽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只是今次的奧運是沒有現埸觀眾為所支持的運動員打氣, 只能在螢光幕前為他們緊張和興奮, 在短跑賽事可說是場上十秒鐘, 賽前十年功。可惜不是每個運動員都可以凱旋而歸, 他們為可朽壞的獎牌, 甘心付上他們的青春和時間, 目的是奪得世界運動的最高榮譽, 是光榮還是虛榮也是一字之差, 盡在人的心態。
我不禁問自己一個問題, 運動員諸般的努力, 也只能維持一屆或兩屆最高水準進入比賽, 最多也可能三至四屆, 退役之後, 由會如何呢?
我又再問自己一個信仰問題, 為何一般運動員比起一般信徒更努力追求進步的目標? 是否現在太標榜神的恩典而輕看信徒需要努力學習神的話語, 才能行在神的旨意下, 顯出從神而來的愛心和公義, 確實認罪悔改不是一次過就可以有完美的改變, 夠竟聖經怎樣說出我們信徒當做的事情? 讓我們仔細閱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