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 是一本十八世紀初的小說,由英國人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於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書的原名可直譯為《關於一名誕生於約克鎮,名叫魯賓遜‧克魯索的水手,因船難而獨活在一個美洲海岸邊、接近奧里諾科河河口的小島長達二十八年的奇妙冒險故事》。書名頗長,卻能簡單清楚交待故事的內容。

故事看似是真實的自傳,其實不然。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其實都是創作出來的。該故事能吸引讀者,是因為它涉及的主題包括人如何在絕境中生存,人生存的意義,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等。故事中有一環節,記述魯濱遜沉思,想到自己的處境。他記下當時自己禍與福的情況,如下表: read more

阿摩司書網絡資源

社會窮富懸殊和不公平, 不只是現代的產物, 在先知阿摩司時代也已經出現, 回看舊約摩西五經的律例典章, 神都是要以色列人行一個公義和公平的社會給其他人作榜樣, 奈何以色列人只有表面的信仰敬拜, 卻沒有按著神的旨意活出公義來, 神藉先知阿摩司的宣告, 發出預言和警告, 竟被當時的伯特利的祭司質疑他的有效身份。
阿摩司書說明表面的信仰活動而不行出神的公義行為, 是不會有一個公義和公平社會的出現, 所以現代信徒需要注意, 信仰生活不單在教會, 更是在家庭、學校、工作和社會人羣中, 信仰行在教會是相對時間短和容易, 信仰行在人羣中, 相對時間是更漫長和更俱挑戰, 我們也要學習先知阿摩司, 聽從神的差遣, 不怕強權的反對, 把神的話語不折不扣宣講出來。 read more

阿摩司書第九章 不可逃避的審判然後重新修造

主站在祭壇旁邊的異象是阿摩司書中所講述的第五個異象, 也是最後的一個異象, 異象分了兩大部分, 首部分是不可逃避的毀滅審判, 神要阿摩司擊打柱頂而令到門檻也震動, 神所降的災禍, 從天到地, 人都不能躱避, 而次部分神說出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 讓餘民都能有盼望, 被擄的以色列民, 有一天回歸。

1 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他說:「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打碎柱頂落在眾人頭上。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戮,無一人能逃避,無一人能逃脫。 2 他們雖然挖透陰間,我的手必取出他們來。雖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們來。 3 雖然藏在迦密山頂,我必搜尋,捉出他們來。雖然從我眼前藏在海底,我必命蛇咬他們。 4 雖被仇敵擄去,我必命刀劍殺戮他們。我必向他們定住眼目,降禍不降福。」
祭壇、柱頂和門檻, 你會聯想是甚麼建築物?
這裏怎樣形容人不能逃脫神在當時的審判? 聖經有否說出人終極的審判? read more

阿摩司書第八章 以色列災劫像夏果成熟必臨

夏果成熟是阿摩司書的第四個異象, 就開始宣告以色列的結局, 像果子一樣, 趨向成熟是不能改變, 神也不能再容忍屢犯不改的以色列, 神不會有無限的寬容, 以色列面對神直接的怒氣, 當中先知阿摩司寫出不少諷刺的話, 句句到肉, 也是給現代信徒的警醒。

1 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 2 他說:「阿摩司啊,你看見什麼?」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華說:「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 3 主耶和華說:「那日,殿中的詩歌變為哀號,必有許多屍首在各處拋棄,無人作聲。」
「一筐夏天的果子」看似一幅美麗的圖畫, 竟是以色列慘痛結局, 在這異象中, 有沒有對神的屬性更加認識?
說出敬拜聖所告之未來的情景? read more

從陸游「讀書」詩到「讀經」習慣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公元1125-1210年)曾寫過一首名為《讀書》的詩,內容如下: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陸游晚年退居家歸鄉後,每天晚上仍保持讀書的習慣。他深知自己眼神已不如從前,而且當時點的油燈,我們也可肯定,沒有現代電燈的光亮。但他卻還是規定自己,每晚起碼要讀完兩萬的蠅頭小字,才往床就寢。

陸游值得欣賞的地方有二。第一,是他讀書的目的。不少人讀書是為功名,為尋得一份優差,得到可觀的收入。但當他們因此而享有舒適的生活後,便不再觸摸任何書籍了。但陸游卻不同,他本已退休,沒有打算要再做官。他也不愁生活,因為詩的首句已說明,難道回鄉後,他還沒有五畝田地可以維持生活嗎?他提出“讀書本意在元元”,意思是,他讀書學習,無非是為黎民百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