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九章 耶穌神子的彰顯和警告

神國是甚麼呢? 在每主日返教會的信徒都未必可以有俱體實際的形容, 很多時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完美, 所以不能用教會是神國全部的彰顯, 但耶穌在本章開始說明, 有人在未嘗死亡之前可以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是否就跟隨以後的登山變像, 或是馬可福音其他的記載, 還是沒有記載在馬可福音書卷, 相信每一位信徒都期待美好將來的盼望。
在本章就證明耶穌就是前一章所說的基督, 在彼得、雅各、約翰親眼看見耶穌改變了形象和衣服發光, 更有以利亞和摩西一同顯現, 並有聲音從雲彩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這個情景, 對門徒尤其彼得相當震憾, 但在地上終要回到現實。在不完美的世界中, 耶穌卻發出嚴厲的警告,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裡。若果肢體令人犯罪, 倒要除掉那肢體而進入永生, 當然不是真的切掉那肢體, 而是要和罪惡畫出界限, 是明確直接的警告。

1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2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 3 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 4 忽然,有以利亞同摩西向他們顯現,並且和耶穌說話。 5 彼得對耶穌說:「拉比,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6 彼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因為他們甚是懼怕。 7 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也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 8 門徒忽然周圍一看,不再見一人,只見耶穌同他們在那裡。
怎樣理解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你會否接受登山變像就是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若是請解釋?
「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為甚麼只是三人?
我們不知道門徒怎樣認出那兩個人的顯現就是以利亞和摩西, 能否說出他們各人外貌的特徵?有沒有聖經經文的助証?
以利亞和摩西在以色列民族眼中代表甚麼地位?

9 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10 門徒將這話存記在心,彼此議論從死裡復活是什麼意思。 11 他們就問耶穌說:「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 12 耶穌說:「以利亞固然先來復興萬事。經上不是指著人子說,他要受許多的苦、被人輕慢呢? 13 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也任意待他,正如經上所指著他的話。」
耶穌吩咐門徒不要把登山變像所看見向外公開直至祂從死裏復活, 能否找到經文提及這事情的發生描述?
門徒當時不明白「從死裡復活是什麼意思。」在今時今日你知道多少聖經復活真理的教導?
門徒另一個問題「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是出致舊約哪一段經文來問耶穌?
耶穌回答以利亞已經來了, 是否真有其事, 又怎樣理解?

14 耶穌到了門徒那裡,看見有許多人圍著他們,又有文士和他們辯論。 15 眾人一見耶穌,都甚稀奇,就跑上去問他的安。 16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和他們辯論的是什麼?」 17 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 18 無論在哪裡,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 19 耶穌說:「唉!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 20 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風,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 21 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 22 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
甚麼原因令多人圍觀和聚集?

23 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24 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25 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汙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 26 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風,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 27 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28 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地問他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他去呢?」 29 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
耶穌問個究竟之後, 對孩子的父親說了一番話, 原因何在?
講述趕出聾啞汚鬼的整件事?
能否找出門徒失敗趕出污鬼的原因?

30 他們離開那地方,經過加利利,耶穌不願意人知道。 31 於是教訓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 32 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又不敢問他。
「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耶穌是第二次對門徒說, 為甚麼門徒仍然不敢問?
死亡是信徒和非信徒知道一定要面對的事實, 為甚麼是大家談話的避忌?

33 他們來到迦百農,耶穌在屋裡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34 門徒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 35 耶穌坐下,叫十二個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做眾人的用人。」 36 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 37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議論」和「爭論」有甚麼主要的分別?
門徒為甚麼從路上的爭論變成不作聲不回答?
「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做眾人的用人。」從耶穌這句說話中, 祂有否贊成或反對「誰為大」的討論?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耶穌為甚麼用這個例子結束討論?
從耶穌的回應, 當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

38 約翰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 39 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奉我名行異能,反倒輕易毀謗我。 40 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 41 凡因你們是屬基督,給你們一杯水喝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不能不得賞賜。 42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裡。 43 倘若你一隻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來! 44 你缺了肢體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手落到地獄,入那不滅的火裡去。 45 倘若你一隻腳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來! 46 你瘸腿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腳被丟在地獄裡。 47 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隻眼進入神的國,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裡。 48 在那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 49 因為必用火當鹽醃各人。 50 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它再鹹呢?你們裡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
約翰對耶穌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
耶穌的回答, 現代信徒怎樣可以採納祂的原則?
「凡因你們是屬基督,給你們一杯水喝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不能不得賞賜。」耶穌想帶出甚麼來?
耶穌在這裏作出嚴厲警告的主要用意何在?

馬可福音在本章中引導讀者走上高峰的高潮再回到山下的景象, 我們不知道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就是登山變像的這一次, 或是福音書和使徒行傳所記錄更多的事件, 而且使徒彼得在彼得前書1:16-18也述說經過, 但最重要就是耶穌在本章第兩次提及「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有復活的福音是彰顯神國的大能的要訣, 像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20所說,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再不會被地上會敗壞的肉身所限制, 信徒才有超越地上的永生盼望。
耶穌和門徒落山之後的數件事情記載, 都顯出不同的問題, 首先門徒問:「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是寫在瑪拉基書4:5-6, 可參考瑪拉基書第四章的討論。然後記錄門徒不能把附在孩子身上的啞巴鬼趕出, 因兒子父親沒有足夠信心和門徒沒有深切的祈禱而只靠一己的能力, 所以不能成就, 但門徒沒有學到失敗的工課, 還在之後的行程要爭論誰為大, 不過主耶穌做了一次好的示範, 不是立刻責備他們, 而是教導他們誰想為首的, 要做眾人的用人, 並用實物教材, 領其中一個小孩來, 因為在當時候, 孩童是沒有任何地位, 若果能夠接待卑微的孩童, 在神的角度, 就是等同接待耶穌一樣。
最後因約翰的問題而引申同是藉耶穌的名行異能或作各樣的事, 若不是反對就不應分門分黨。耶穌更舉例幫助其中的一個小子, 這人定必得賞賜, 但耶穌也警告, 若果使一個小子跌倒, 後果是十分嚴重, 特別信徒要在每件事情需要小心謹慎, 免得絆倒人。

登山變像 我們怪錯彼得嗎? (馬可福音9:2-7) – 呂宇俊傳道

誰為大 做大有錯嗎? (馬可福音9:33-37) – 呂宇俊傳道

呂代豪博士馬可福音(9) 變化形象

[復活真理] 你真的明白耶穌復活的道理嗎?
https://twccm.eoffering.org.tw/publications/twccm_ct?id=856

國證網絡培訓站 難以理解的事情第九課 身體的復活
https://cctraining.org/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752&Pid=2&Version=0&Cid=153&Charset=big5_hkscs

馬可福音第九章註解
https://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1Mark/41CT09.htm

復活的基督,初熟的果子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20/ta2039410.htm

每日一靈修 — 默想馬可福音(45) 以利亞來了和去了
https://www.locktaoklc.org/?p=3316

 

 

© 2022,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