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思翌有?

今次會用醫學、細菌和病毒角度深討疫症, 當然在2020年城中熱話便是2019冠狀病毒病。首先要講明細菌和病毒是兩類不樣的東西, 最大分別, 細菌是生物可以自己獨立繁衍, 而病毒是介乎生物和非生物之間, 病毒本身不能自我繁植複製, 一定要依附在宿主, 利用宿主的資源複製自己。

常見細菌引發的疾病
肺炎鏈球菌: 肺炎、中耳炎、腦膜炎、菌血症和敗血病
沙門氏菌: 食物中毒引發腹瀉,發燒,嘔吐與腹痛

常見病毒引發的疾病
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流感病毒: 季節性流感

我們知道細菌或病毒引發有一些疾病可以有疫苗禦防, 例如肺炎鏈球菌或流感病毒, 但未必可以有永久免疫, 尤其季節性流感, 每年因應流感流行的種類而更新疫苗配方, 需要每年接種。

言歸正傳, 2019冠狀病毒病是由病毒引發, 因為是全新病毒, 所以世界各人沒有特別抗體去對抗這新冠病毒, 一定要用先天性免疫供能去對抗, 死亡率較季節性流感為高, 視乎患者的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 死亡率由1.5%起, 但比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的平均死亡率為低, 但2020年的新冠疫症導致世界大流行, 在2020年5月26日全世界官方的死亡人數超過三十四萬五千人, 並且每日上升, 怎樣減低和杜絕疫症的傳播?

其實歸根究底都要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鏈, 大概有以下方法:
1 用國家和政府的權力限制國民的日常活動和國民和非國民的出入境安排
2 大量檢測有病徵和無病徵的居民篩選出帶病毒傳播者
3 快速尋找發病者的接觸的接觸史並阻止所有懷疑者傳播
4 研發有效的疫苗以致接受疫苖後不被感染
5 研發有效2019冠狀病毒病的治療方案減低醫療壓力

首個方案, 是一個政府行政措施, 不需要任何高科技的配合, 只需要全民合作, 就可以壓止傳播鏈, 但會大大減低經濟活動, 時間一長, 就會影響政府和國民的經濟收入。第二和第三個方案需要一個有效率和高科技的國家才能做到, 相對來說仍然可以維持正常社交和商業活動。第四和第五個方案是我們所期望成就, 但也是最困難, 在沒有有效的疫苗和醫療方案時, 我們要學習怎樣和疫病共同生活, 是否在公共密集地方要戴口罩和注意個人衛生? 配戴口罩多用消毒搓手液或梘液勤洗手, 減少病毒傳染, 是我們以後生活的一部分。

高一生物3-2觀念08病毒的定位

 

【武漢肺炎】YahooTV 抗疫攻略:病毒vs細菌有咩分別?

[疫苗]新冠肺疫苗研發有新突破?瑞德西韋會在郵輪確診美國人身上做測試?

香港本地零確診斷纜!如何斬斷隱形傳播鏈防止大規模爆發

COVID-19 Animation: What Happens If You Get Coronavirus? [可以選擇中文字幕]

高中生物_防禦與免疫(1-5]. 免疫系統_王涵青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6pJZaOCtF2f8UY162nSzlBWvWPwI4UV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下載「傳染病概念」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guideline_prevention_of_communicable_diseases_rchd_1_concepts_of_communicable_diseases_chi.pdf

 

© 2020,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