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第五章 耶穌超越亞倫體制的大祭司

利未支派亞倫祭司體制都是我們比較熟悉, 最先是神親自揀選的第一位大祭司亞倫, 長子拿答和次子亞比戶因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獻上凡火, 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耶和華吩咐摩西、亞倫和他兒以利亜撒上何珥山, 摩西把亞倫的聖衣給亞倫兒子穿, 雖是傳承但神也有在當中揀選。
本章要留意作者怎樣介紹耶穌為大祭司? 有甚麼相同之處? 有甚麼分別?

1 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 2 他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 3 故此,他理當為百姓和自己獻祭贖罪。 4 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唯要蒙神所召,像亞倫一樣。 5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榮耀做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6 就如經上又有一處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人間的大祭司怎能體諒人的愚蒙?
人間的大祭司和耶穌作大祭司有何相同和分別?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是出自舊約何處?

7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 8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9 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 10 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
11 論到麥基洗德,我們有好些話,並且難以解明,因為你們聽不進去。 12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做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 13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 14 唯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
能否在新約經文找到耶穌受苦、順從、甘願受死的相同意思?
從這段經文耶穌和人間的大祭司有何不同?
「小學」可用現在的詞彙「基本道理」, 為甚麼作者會對收信人這樣的說?
作為今天的信徒, 這段經文給我們甚麼提醒?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詩篇 2:7
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詩篇 110:4
作者分別以兩處詩篇指明耶穌的獨特之處, 祂是神的兒子, 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作人間的祭司, 是有人生命的限制, 死後便會有新任大祭司承繼職務。其實在第七章作者再深入討論麥基洗德, 祂同時又是祭司和王的身份, 這是和大衛王之後不能有兩個身份的出現。有記載猶大王烏西雅想要在香壇上燒香, 神使他發大麻瘋。
人間的大祭司都有人的軟弱, 需要為自己首先獻祭贖罪, 然後才為百姓獻祭贖罪, 每年都要為百姓獻祭牲, 而耶穌甘願順服受苦獻上自己, 作了完全永遠完全的贖價, 成為我們完全的中保。
正如在 腓立比書 2:5-11所說:
5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6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8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9 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 11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於父神。
最後作者提醒收信人, 不可停留信仰嬰孩的階段, 仍然只能聽明白簡單信仰道理, 沒有能力分辨真與假信仰的道理。希望大家在神的話語上, 努力查考, 反覆思考, 成為往下紮根、往上結果的信徒。

呂代豪博士希伯來書(5)勝於亞倫

希伯來書51-10節(2022-7-26楊君瑞牧師

希伯來書:12 耶穌我們的大祭司

神揀選利未支派的亞倫和他子孫作祭司
http://www.equiptoserve.org/etspedia/%E6%96%B0%E7%B4%84%E8%83%8C%E6%99%AF/%E7%A5%9E%E6%8F%80%E9%81%B8%E5%88%A9%E6%9C%AA%E6%94%AF%E6%B4%BE%E7%9A%84%E4%BA%9E%E5%80%AB%E5%92%8C%E4%BB%96%E5%AD%90%E5%AD%AB%E4%BD%9C%E7%A5%AD%E5%8F%B8

新約時代羅馬統治期的猶太大祭司列表(主前37至主後46年)
http://www.equiptoserve.org/etspedia/%E6%96%B0%E7%B4%84%E8%83%8C%E6%99%AF/%E6%96%B0%E7%B4%84%E6%99%82%E4%BB%A3%E7%BE%85%E9%A6%AC%E7%B5%B1%E6%B2%BB%E6%9C%9F%E7%9A%84%E7%8C%B6%E5%A4%AA%E5%A4%A7%E7%A5%AD%E5%8F%B8%E5%88%97%E8%A1%A8

烏西雅的驕傲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02209

 

 

 

© 2023, Faith Living Resource & Information Cen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