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思考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當我們之前讀到彼得前書 第四章, 7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8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9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侍,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彼得前書 4:7-10
特別怎樣理解「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首先「罪」在聖經中怎樣定義?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約翰一書 3:4,
跟著要看神對罪的態度, 6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7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 34:6-7, 雖然神有慈愛並且赦免罪, 但有罪的不能算為無罪。
所以不是你知道某人犯罪, 而你不通告某人的罪就是因愛遮掩罪, 因為在神的觀點, 某人已在神的眼目中已犯了罪, 可能你告發某人, 使到某人不再繼續犯罪, 避免更多的受害者, 這當然不是愛能遮掩罪, 而是公義阻止罪惡。
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是有兩個層面去探討, 這也是彼得前書說到的情況, 若果各人都有愛心, 那些窮苦飢民缺乏食物保暖衣裳和棲身住處, 若果有人能解決他們燃眉之急, 能夠食得飽、穿得暖和有容身地方, 就不會去偷竊犯罪, 即使不是全部, 也可以防止大部分因偷竊而衍生的罪惡。
第二個情況就是在自己的角度去出發, 不觸及對方的回應, 可說是因愛自己不會犯罪而別人又不會成為受害者, 舉一個例子, 若果知道今晚的宴會將享用紅酒, 雖然可以自己駕車, 但恐怕酒後酒精超標駕駛而觸犯交通條例, 所以來回都用電召的士, 當然比起自駕的費用就高得多, 第一可以避免犯法, 還有機會因為醉酒駕駛而導致交通意外, 可能令到他人傷亡, 當然你會質疑這個舉動是否真是出於愛, 或可以調整醉酒的例子, 主人翁有酗酒習慣, 經常因醉酒而引發家庭暴力, 後來因知道妻子懷了自己的身孕, 就痛定思痛, 洗心革面戒酒, 希望嬰孩在一個溫暖的家庭成長, 因為愛的能力去設法解決被酒控制的問題, 重新建立家庭關係, 因而避免日後的家暴和子女成長的問題。請不要看輕愛的改變動力, 當然愛得不正確也是問題, 讓我們在哥林多前書 13:4-8聖經所指示何謂愛, 或會有更立體看法可以多方學習。
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最後用約翰一書 4:19去結束今次的討論,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read more

彼得前書網絡資源

在二零二一年全球疫情還未受控時, 回看彼得前書的內容, 更會讓信徒看到世界面對的危機感, 教會未必受到政治逼害, 但亦會看到因經濟、社交距離和疾毒問題而作出調整和回應, 使徒彼得去信給小亞細亞各教會鼓勵信徒, 今天屬靈領袖從書信中, 可以從受苦的標題, 怎樣幫助信徒用信心面對困難, 在艱苦的日子讓有需要的信徒和非信徒感受愛心的關懷, 最重要是信徒得到牧養, 能夠在艱難的日子信心不移, 令他們所信是無疑和滿有盼望。 read more

彼得前書第五章 在苦難中繼續牧養

若果信徒有成長, 當然就要不斷牧養, 信徒不是每星期去了主日崇拜就會自己有屬靈成長, 好像第二章所說要吸收神話語的靈奶, 才漸漸成長, 並有屬靈的長執帶領, 在近距離的接觸去牧養, 不限聖經知識的教導, 還有生命和生活的真實見證, 因為外面的世界更是非常兇險, 要警醒和有警剔的心, 才能站立得穩。

1 我這做長老、做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做長老的人: 2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3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樣。 4 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5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6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
彼得說自己是長老, 參考其他聖經經文, 說出長老的資格和身份?
長老牧養群羊是否理所當然?
你認為牧養可以包括甚麼呢?
使徒彼得勸勉年幼要有怎樣的態度? read more

彼得前書第四章 在苦難中謹慎持守

信徒在艱難的時間, 已經是不容易過, 若果再叫他們持續警醒, 更會增加難度, 使徒彼得讓當時的信徒知道, 處於一個作戰狀態, 他們要拿基督受苦的心志作兵器, 遵行嚴格紀律, 因為結局近了,所以更要激發愛心, 彼此服侍, 在受苦時, 不要以為希奇, 為主受苦是光榮而不是羞辱, 現代信徒也要有這種心態。

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2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3 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夠了。 4 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 5 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 6 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
為甚麼有基督肉身受苦的心志能幫助信徒離開以前的罪惡根源? 是否現在的屬靈長執較少提及? 無痛的信仰是初信信徒喜歡聽到?
當時的社會現象「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 現在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信徒怎樣逃避?
神審判活人死人的重要性?
怎樣理解這句「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 read more

彼得前書第三章 在苦難中建立關係

「關係」是一個很奇妙的兩字詞語, 醖藏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在本章中也可擴展到神人的交往, 在社會上我們會有人倫的關係, 可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使徒彼得特別說到信徒和非信徒的關係, 尤其是當時地位較低信徒的妻子和地位較高而不信的丈夫, 怎樣踏出第一步, 雖然今天在先進國家, 男女都是相當平權, 但怎樣令先信主的妻子感化改變丈夫成為信徒, 不能單靠理論知識可以做到, 可能要經過漫長日子, 讓不信的一方感受信主後對方的美好改變, 人當然不能一步就做到完美境界, 總要體恤。
更重要說到神人的關係, 因為神會看顧義人, 信徒要有行善受苦的心志, 正如耶穌因我們的罪也受苦, 是信徒都會明白的道理, 彼得用了挪亞和洗禮的例子就有不同的解讀, 當然我們可以去思想和去探索, 但經過很多的討論, 還沒有肯定的結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