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徒移民之前要讀路得記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方, 英國人統治香港有一百年之久, 香港也算是借來的地方, 又是借來的時間, 香港人或是香港信徒何去何從, 不是一個容易的抉擇。當你翻開舊約路得記時, 第一章就記述有一個人是猶大伯利恆人以利米勒和妻子拿俄米及兩個兒子因遇饑荒移居到摩押地。
以利米勒不幸死在摩押地, 兩個兒子接著各娶了摩押女子為妻, 住上十年的時候, 兒子也先後死去, 拿俄米只剩下兒婦俄珥巴和路得相依為命。
一段時間之後, 拿俄米聽到消息, 神顧念伯利恆, 村中各人糧食充裕, 其實伯利恆希伯來文的意思就是麵包之家, 是盛產大麥和小麥的地方, 所以打算返回故鄉, 她和兩位兒婦便起行回去伯利恆, 在途中拿俄米想勸服她們返回娘家, 結果俄珥巴返回摩押地但路得定意跟隨她左右, 她們在伯利恆的遭遇和怎樣巧遇波阿斯就在其他章節有所記述。 read more

路得記拾穗 第一章

路得記是舊約其中一本較短的書卷, 講述以利米勒一家四口因猶大地饑荒而往摩押地寄居, 他們從伯利恆只想逃離饑荒困局, 諷刺的伯利恆是希伯來文的麵飽之家的意思, 竟沒有足夠食物給居民, 以利米勒不久便死去, 他的妻子拿俄米的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在摩押地居住十年之後, 拿俄米的兩個兒子也先後死去, 只有兩位兒媳在她身邊。

拿俄米為何要返回故鄉伯利恆?

因她從所住的摩押地聽到耶和華眷顧祂的子民, 賜他們糧食。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由摩押地至伯利恆的距離有多遠, 取決於路徑的選擇, 大概48l00公里, 步行需要710日。三位婦女便開始回到伯利恆之旅。 read more

路得記拾穗 第二章

在路得記中耶和華的名字被提及, 但沒有明顯的在幕前出現, 細看第二章察看神是否在背後安排, 其實作為今天的基督徒, 我們是否相信神在我們的左右作隨時的幫助?

聖經怎樣介紹波阿斯?

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中,有一個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

4 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對收割的人說:「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他們回答說:「願耶和華賜福於你!」 波阿斯問監管收割的僕人說:「那是誰家的女子?」 read more

路得記拾穗 第三章

路得到波阿斯的田裏拾穗已有好些日子, 大麥捆會放在倉裏最少三星期後等完全風乾, 最先把大麥捆和大麥殼分開, 下一步便是打殼, 最後便開始簸大麥, 把糠吹走, 只剩下大麥在簸箕, 拿俄米已預先打探波阿斯開始簸大麥的日子, 便開始她的秘密行動, 叫路得向波阿斯求親。

拿俄米把計劃講解之後, 路得便依計行事, 在此路得要面對不同的風險, 她沒有猶豫, 真是對婆婆忠心謹謹, 她有歸宿, 婆婆的生活也會好過一點。 read more

路得記拾穗 第四章

波阿斯真是像拿俄米所說的開始行動了, 大請早便到達城門口, 等了一會便見到他所提及的近親經過, 還找了十位長老說過清楚。

聖經沒有提及那近親的名字是因為在最初的時候, 他接受贖回拿俄米的產業, 但波阿斯說還要娶路得為妻, 思量之下, 如意算盤就打不響了, 他的名字也不記載聖經。

為甚麼近親在最後階段把贖地權讓給波阿斯?

這位近親只是用利益角度作為決定, 若果路得和他有孩子的話, 第一個孩子是歸回瑪倫(路得的亡夫)的名下。 read more